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 东厂横空出世(一更)(3/3)

一名,设缉事百人,一应人员,除厂公为司礼监少监外,皆以安全局人员充任。

朱允炆为避免东厂遮蔽耳目,堵塞言路,安排都察院、吏部复查其结果,同时允许官员在朝会时奏陈弹劾。

东厂的设置,其承担的职责,仅仅是京官弹劾内容的辨识,查奸明忠,手中握着的是调查权,与安全局一样,均没有逮捕、审讯权。

对于京师之外的地方弹劾奏章,朱允炆的要求则是一律递送各部与内阁,由内阁初审之后,委托东厂前去地方探查。

这种安排,提升了弹劾奏疏的质量,减少了风闻奏事,借谣言攻讦朝臣的行为。

都察院练子宁对于朱允炆的这种安排很是矛盾。

支持是因为东厂的存在,可以让都察院弹劾更为精准,更为有效,一旦查明弹劾实情,能够短时间内给出处理结果。

不支持是因为东厂的存在,让都察院这种言官机构受到了极大限制,以前张嘴便可以说事,弹劾来弹劾去,直达天听。

现在凭空出了一个东厂,那就是在都察院嘴巴前面,砌了一堵墙,声音未必能传入皇上耳中。

虽然都察院还可以越过东厂,在朝会之上直接奏陈。

可朝会是不定期的,若不是最近一段时间灾情严重,说不得一月仅有两次。

都察院的地位,似乎被削弱了。

无论练子宁对东厂的态度如何,都无法阻止东厂的出现,因为内阁支持,六部官员支持,甚至是绝大部分官员也支持。

无他,东厂的出现,能够保护他们不被人无缘无故的弹劾。

只要自己行得正,你再怎么弹劾,也不怕调查。

不像是之前,上午有人上书弹劾,下午便来了旨意:那谁谁,这是刑部大牢的体验券,请吧,不用收拾衣服被子了,里面家具齐全的很,还有刑具表演节目……

武英殿中,朱允炆看着跪在下面的司礼监少监王越,严肃地说道:“弹劾奏章,分轻重缓急,凡涉及藩王、内阁、六部尚书、地方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奏章,一律当日呈报内廷,待朕审阅之后方可探查。其他奏章,先行探查,务辨真伪,报送内阁处置。”

“遵旨。”

王越叩头谢恩。

朱允炆威严地警告道:“朕希望你好好掌管的东厂,莫要辜负朕的信任,若你贪污蒙蔽,私押奏章,是非不分,混淆视听,朕可不会轻饶你。”

王越连忙喊道:“皇上,咱家必尽忠职守,死不敢负天恩。”

朱允炆让其退下,拿起了一份文书,这是解缙、张紞重新拟定的皇子老师名单,其上有六个名字,分别是:

方孝孺、徐辉祖、齐泰、黄冠、刘儁、练子宁。

朱允炆摇头叹息,提笔划掉了三个名字,而几乎与此同时,大明极西之地,一个国家也被彻底抹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