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朝-鲜是个问题(3/3)

记》则有《朝-鲜列传》,记录了卫满朝-鲜的历史。

高丽本土的一本史书《三国遗事》,称神话人物檀君王俭于公元前2333年建国,国号“朝-鲜”。

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并下令,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正式以鸭绿江作为明朝与朝-鲜边界。

朱允炆很是感叹,朱元璋起的名字,一直延续了下去,并因为一场战争,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了国家。

长期以来,朱允炆都将目光投向了北元、南洋、东海三地,对于东北的朝-鲜没有给予多少关注,但现在不关注不行了。

朝-鲜内部正处在波动期。

虽然说朝-鲜国王李成桂在今年初退休了,王位交给了李芳果,但李芳果上位,却不是正当来的,也没有为大明所承认。

李芳果上台,是伴随着王子之乱上来的。

现在他派使臣前来,必然是希望得到大明的册封,以寻求“正统”。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承不承认李芳果,若是承认的话,那就意味着宽容了朝-鲜内部的斗争,若是不承认的话,人家毕竟上台了……

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要怪就怪李成桂,老了你还霍霍人家小姑娘做啥,还非宠溺小儿子,立小儿子当世子,糊涂至极……

现在好了,小儿子也没保住,老婆也没了吧。

朱允炆询问过礼部的意见,他们的意见是礼待使团,但不承认李芳果,内阁方面倒是愿意承认李芳果,毕竟李成桂还活着呢,他自己都没意见,大明有啥意见……

李芳果上台的手段虽然卑劣,带着血腥味,可毕竟是“王子之乱”,皇室内乱,这与安南以下犯上的谋反篡位有着本质区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