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破除白莲的八字诀(二更)(2/3)

公为你赎罪,拿出了免死铁券。中都守备为你赎罪,甚至不惜对抗安全局也要亲自除掉白莲教,你为自己赎罪,将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你们兄弟三人,也算是一条心了,朕若还不准你出来,怕会寒了人心啊,起身吧。”

李增枝谢恩起身。

李景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谨慎地说道:“皇上,李芳英不知天高地厚,冲撞了安全局,实在是有罪。臣请将他撤去职务,调回京师定罪。”

朱允炆呵呵笑了,从桌案后走了出来:“好了,李芳英做事虽然有些不妥,但毕竟斩杀了白莲佛母,为朝廷消除了一大隐患,对朝廷是有功的,就让他好好守在中都吧。”

李景隆听到这话,放心下来。

朱允炆挥退左右,对李增枝问道:“朕看过奏报,你说魏国公府中的徐增寿、燕王府中的朱高煦,也曾牵涉在古今案之中。”

李增枝伸手就想起誓,又感觉不妥,连忙道:“臣以性命担保,绝无虚言。打造缥缈楼,虽然是金忠的主意,我在前面,但朱高煦、徐增寿两人也与金忠有联系,他们也出了一笔钱。”

朱允炆陷入沉思。

朱高煦是个野心勃勃的造反专家,但凡有一点机会,他就不会老实。可现在他已经没机会了,朱棣都被压制住了,何况是朱高煦

倒是徐增寿,这个家伙虽然是徐辉祖的弟弟,但也是个无耻的家伙,明明是徐家的种,心却给了朱棣一家,不知道是徐仪华这个大姐的缘故,还是朱棣也很喜欢这个小舅子的缘故。

这两个人最近并没什么动静,哪怕是公子李祺被抓,金忠投靠,他们也没半点动静,各自待在王府之中,浑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躲在家里,就没事了吗

朱允炆不这样认为,在李景隆、李增枝走了之后,刘长阁入了宫。

中军都督府。

朱棣一如往常,走入大殿准备与徐辉祖商议军略。

朝廷新选出的武进士、武举人都已经出了京师,当然不是直奔广西或云南,而是先回家,该有的赏赐,该有的荣誉,该娶的老婆,该造的娃,这些都还是需要去办的。

至于前往广西与云南的时间,则定为了建文三年的二月,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假期。不过有些人是不需要假期的,一力请求直奔广西、云南的也有,比如纪纲。

兵部与五军都督府都很好看此人,其血书请命,为国家舍小家的精神,更是在京师广为流传。既然他想先去,那就去吧,朝廷也不好拒绝他的赤子拳拳之心。

于是,顶着十一月的寒风,纪纲走了,同行的还有袁岳、薛禄、耿韦、林昭雪等人。

朱棣见徐辉祖正研究安南舆图入神,便将桌案上的一叠文书抱了过来,道:“事有先后,文书都不批,研究什么军略”

徐辉祖是见朱棣来,有些忧虑地说道:“安南山居多,这要仰攻可不好打啊,而且听说他们的火铳威力不凡,比我们的老式火铳还要强上几分。”

朱棣走到新式炉子旁,提起已烧开的热水,沏了一壶茶:“你这中军都督府也太凄惶了点,没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让我说,山多难攻,怕是难不住我大明军士,二炮局又扩充了三百匠人,你不会不知道吧听闻现在后湖里面日夜赶至新式火铳与神机炮,勘验一批,发出一批。按这个架势,皇上根本就没打算与安南硬碰硬,而是打算用火器解决安南啊。”

徐辉祖笑了,中军都督府,兵部为什么支持大规模对安南动兵,什么胡氏乱国,什么进攻广西,意图攻击占城国,这都是虚的,真正的原因在于,大明需要那一块土地,而且拥有必胜的底气。

而这个底气,就是新军之策武装的大明军士,还有二炮局先进的火器。

“火器威力虽大,但若无军士冲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