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二一章 又一个地狱级难度任务(2/3)

长安街,在某栋建筑的某间幽静的小房子里,一位年近花甲的长者正在对李达康进行一对一教学。

长者姓廖,是一位真正的问题专家,他在待了将近30年,并且也知道自己今天的任务,所以在上完第一节日语课后,他开始用闲聊的方式,很有针对性的向李达康介绍一些的基本情况。

李达康很认真的听着。

要知道这位老廖,这可是通过导师和李诚斌,从“相关部门”介绍过来的高人,远非后世那些自媒体可比,所以这种高人说过的一些话,没准能给自己一点启发。

廖专家的话继续在李达康耳畔响起:

“二战后,美帝其实对的态度非常暧昧,既想扶持重建,又怕“神风特工队”重现。然而朝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因为这场战争,让瞬间成了“第一后方”,大量军需订单涌入,史称“特需景气”。”

廖专家当然也知道李达康肩负的任务,是准备从人手中掏点高科技技术,所以他的话很有针对性,重点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在当年,由于老毛子的卫星和核武步步紧逼,这让美帝本土电子产业被迫“民转军”,这为承接民用电子创造了时机。1953年,东京通信以2.5万美元的白菜价,从美国西屋电气引进了最先进的晶体管技术,巨头索尼由此诞生。到了1962年,向美国仙童购买平面光刻工艺,标志着正式拥有集成电路制造能力。”

说到这的时候,老廖顿了顿,他含笑询问道:

“达康,你知道美帝的仙童公司吗?”

李达康冲廖专家含笑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一点。

别看到了后世以后,这家公司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了,然而这个“仙童”,可是号称硅谷的西点军校,从英特尔到、然后从tmel到,一众巨佬的创始人都在仙童工作过。在整个美帝美国半导体行业里,与仙童有关的公司达到400家之多。

见到李达康对这些基本功课做的比较充分,老廖也就不过多废话了,他开始涉及一些更深入的话题,只见他突然转移话题,冲李达康微微一笑道:

“达康,我看过你那篇文章,分析得很好,视角很独特。”

李达康一愣:“哪篇文章?”

老廖笑道:“我是在外事部门工作,当然是关注和外事工作有关的问题,达康,我记得你站在宗教的角度,分析西方的新教徒为什么比天主教徒更抠门,可是你又说,假如和人相比,那连新教徒都算是大方的了,我觉得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是达康,你知道人为什么那么抠门吗?”

“这个……”

李达康很诚恳的盯着老廖:

“正要向廖教授请教。”

这时候的老廖还显得很谦虚:

“请教不敢,咱们还是相互探讨吧,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呵呵,是真正的“故事”,这是在真实历史中,在社会发生的故事,听完这几个事例,也许你就会有所启发。”

廖专家顿了顿:

“在1963年,对,就是在向美国仙童购买平面光刻工艺的第二年,政府做了一个非常“”的决定:要求将仙童技术对所有日本电子企业开放。随后,的通产省一边成立工业技术院,牵头攻关技术;一边颁布“电子工业振兴措施”,限制外资进入,保护本国市场。”

老廖顿了顿:“的这种做法还是很有效果,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等到了第二年的1964年,美帝半导体美国巨头德州仪器进军市场,结果软磨硬泡了四年,最终也只能咬牙签了个“不平等条约”:当年的具体条件是这样,德仪在 只能成立合资公司,交出核心技术,还要公开所有专利,并且市占率不能超过10%。”

听老廖说到这里,李达康的眉头不自觉就邹了起来,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