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05 大乾开国皇帝的底牌 (大章)(2/5)


这时李蘅抬了抬手,众臣停止了议论。

李蘅继续道:“叛贼已经攻下了雍州,现在距离长安不过百里,朕日思夜想思索良久,长安乃大乾甚至整个中原中心,牵扯太多,而且朕认为吾等绝不能如此被动等着反贼前来攻打长安,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御敌于长安外。”

李蘅心里想的是长安毕竟长治久安的时间太久了,一旦反贼来到长安城外,势必会引起了长安城内的上下惊恐惊慌,到时候局势可能会失控。

此外他相信那褚刚千里外一路奔袭而来,士兵们势必或多或少会疲劳不堪,综合各种考虑,他觉得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选择。

“吾皇圣明!”

朝堂上的那些武将们纷纷点头同意,他们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这时,这时李蘅又开口了:“为了鼓舞士气,彻底一举诛灭反贼,朕决定亲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听到这话,大殿内再次一片哗然。

这时,之前准备杀死赵妃雨母子的那位大将走上前来,对着燕王行了行君臣之礼。

他叫张竑,在李蘅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已经追随燕王很多年了,是李蘅的心腹部将之一。

张竑行了一礼后,想了想对龙椅上的皇帝道:“还请圣上深思,此事万万不可!”

“圣上御驾亲征虽然可以鼓舞士气,但如今长安诸事不稳,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圣上劳心处理,圣上不在长安,只怕诸事有变,所以这里末将请求出征,在这里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如若不能灭了褚刚那狗贼,请斩末将项上人头,高悬于长安城墙之上。”

“还请拿纸来!”

不一会有人送上来纸笔,张竑却只接过纸,他咬破了自己的手指,用自己的鲜血立下了军令状。

见此,李蘅颇为感动,他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拍了拍张竑的肩膀。

而后对众臣道:“有此忠臣良臣,朕深感欣慰,众所周知,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君臣一心,将士一心,上下同心,所谓众人齐心,其利断金,有诸位在何愁灭不了那反贼褚刚。”

“另外,那褚刚进军长安号称十万大军,但你我皆知,他褚刚此时手上能用之兵估算也就六七万,最多不过八万,所以不管怎样,十万精兵对八万反贼,优势在我!”

大殿的众臣一听,皆是内心澎湃,纷纷受鼓舞:“吾皇圣明!”

......

长安与雍州之间有一段特殊的山脉,名为硖山,这里是从雍州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这里周遭地势险要,峡谷入口狭隘,别说行军了,就是行人也颇感道路崎岖。

这山谷之上风吹草动,两边早已埋伏了重兵精兵,他们埋伏多时,伏在草地几乎一动不动,耐心的等待着褚刚的部队出现。

这里距离长安城不到一百多里了,可以说是反贼们前往长安的最后一道关卡了,张竑早已心里有了打算和决心:在此与那反贼决一死战,彻底打垮他们,从而摧毁他们进军长安的白日之梦。

哒哒哒!

在埋伏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敌人终于出现了。

因为道路崎岖狭隘,军队只能呈现一条龙的阵型前进,且行军步伐缓慢。

亲自参战指挥且埋伏在山上的张竑见到了下面歪歪扭扭的队伍阵型,心中有一丝疑惑:“就这样的军队凭什么能够一路势如破竹,看起来攻无不克?难道是前面的那些守城将领全都毫无气节不战而降?”

虽然有疑惑,但张竑丝毫不敢大意,毕竟这一战干系重大,不仅仅关系到他的项上脑袋,更是关系到后面的长安安危。

这些埋伏的士兵都是精兵,全都训练有素,他们丝毫不慌,平心静气等待着命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