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发行突破20万(1/3)
周道一边系紧呢大衣的纽扣,一边问道:“又重?什么发现?”>
王又重站在离周道一米远的地方,两眼布满血丝,一边揉着被冻得通红僵硬的手,一边呵着热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那里有热水,自己倒,喝口水,慢慢说。”>
王又重没有去倒水,看来他也累坏了,只想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尽快讲出来。>
“是这样的主编,我本来想回去睡觉,但走了一半,决定还是倒回去重新问一问,我总觉得扫地阿姨给我们讲的时候,有什么保留。”>
周道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也这么看,那是案发现场,忽然两个人过去问案发时的情况,而且又是深更半夜,她有点顾虑是正常的。但是你就这样回去她就会敞开了跟你说吗?”>
王又重此时缓过了劲,道,“我留意一个细节,这个扫地阿姨说话带有菊城口音,我也是菊城人,如果跟他攀攀老乡她会不会能讲出更多细节呢?>
我回去找到她的时候,她还有点吃惊,说小伙子你怎么又回来了,我说我顺道回家,印象中你是菊城口音,我也是菊城人,所以过来再看看你。”>
嗯,没想到王又重跟人沟通的能力这么强,周道有点刮目相看了,平常怎么没留意到?>
记得王又重来应聘的时候,专程从家乡带了一麻袋自产的橘子,临到报社,大约是力气快要用尽了,那种吃力又尴尬的劲头,引得晋未雪和财务部的小姐姐们一阵嗤笑,最后还是易磊主动跑过去帮忙,两个人才把一大麻袋橘子抬进了编辑部。>
古人不是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然而宛都这地方,天选之地,虽为淮源,却是橘子可以种植的最北方,苹果可以种植的最南方,而王又重家的橘子,除了子粒较大外,味道酸甜可口,一众报社的吃货们,被美味陶醉得赞不绝口。>
可以说,王又重的入职,不单是因为他的才华打动了周道,更是他的朴实打动了报社的所有人。>
一个朴实的人有了心眼,那简直是太给力了。>
周道此时有一种困意尽消的感觉,“环卫阿姨是菊城人?如果真是这样,那你们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
王又重道,“可不是嘛,阿姨一听我有意说的菊城口音,跟我拉呱开了,原来我们还是一个乡的。>
一个乡的人总有互相认识的人,就这样,我还没有问起,她就主动给我说了更多的案发细节。”>
“都说了什么?”周道一下提起了精神。>
“她描述了那车的大致形状,说就是没有长鼻子的那种,还说那个司机探了下头往外看了看,她看到那个司机是个大方脸,再说别的,她也想不起来更多细节了。”>
周道帮王又重倒了一杯水,说,“这两个细节已非常具体了,也非常重要。”>
王又重说:“这么说我回去这一趟值得?”>
“非常值得!”>
周道拍拍他的肩,“你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我去给大家弄点吃的,稿子汇总后交到印刷厂,大家就赶紧回家,工作重要,家庭更重要。”>
……>
年初三,地直单位已开了年假。>
除夕特别报道顺利出炉,恰在初三这一天,从印刷车间分发到了宛都的各个书报摊。>
如果各县及乡镇全面覆盖,大约需要等到初四到破五的样子。>
这次邮局根据提前预计,印刷数报了十五万,没想到到了初五那天,宛都已全面售罄,各县乡镇报纸一到,一天时间就被瓜分完毕。>
这期报纸太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