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八九章 葛底斯堡绞肉机(四)(3/5)

空隙向一个方向突击,那情况又会不同。要知道,波托马克军团目前是防守方,是内线作战,相比进攻方,他们有更好的机动优势。但如果反守为攻,那么罗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就会成为内线作战的防御方,拥有了比自己更强的机动优势。而且,一旦放弃防御阵地,主动出击,那么防御阵地的地理优势就会丧失,这对自己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如果波托马克军团还是之前的样子,士兵还是那些训练有素的家伙,那约瑟夫.胡克或许会毫不犹豫的投入主力,跟对方进行决战,可问题是他很清楚,目前的这个波托马克军团就是徒有其表,精锐部队很少,大多数都是临时征召的民兵。这些民兵你要是放在阵地里玩防守,跟对方玩消耗还可以,但如果主动进攻,那就不怎么靠谱了,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全员崩溃都有可能。再者说,那个被称呼为石墙的杰克逊已经拿下了墓园岭,等于是让对方多了一个战略高地,虽说那不过是个外围阵地,但有了这个高地,对方在战场情报掌控方面已经不比自己差多少。所以,一旦自己调动大部队进行更大范围的围攻。突然性已经不存在了,只能是硬碰硬,但这里面的变数就太大了。想来想去,约瑟夫.胡克都觉得米德的战术太过冒险,而约瑟夫.胡克现在恰恰就不敢冒险,因为他输不起,或者说,最少要跟对方打个平手才行。也就是说,约瑟夫.胡克也觉得,就整体战略方面看。放弃那个冒进的旅比较合适,但他也明白,一旦他这么做了,就算打赢了,他事后也得上军事法庭。毕竟眼睁睁的看着手下陷入围困而毫无作为,是合众国绝对不能容忍的。乔治.戈登.米德只是一个纵队的长官,他还可以推脱,比如像现在这样,向自己打报告。并提出救援的合理化建议,但自己是最高司令官,无可推脱,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得自己负责。“这个狡猾的乔治!”想明白的胡克将军揉了揉眉头。再次看了看手里的信,摇了摇头。的确,摆在胡克面前的是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如果要救援那个被保卫的东铁旅。他就要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但这样做的握太大,搞不好就给罗伯特.李一个趁机逐个击破的机会。另外一方面$果不去救东铁旅,放任这个旅被吃掉,这就是一个抹不去的污点,战后自己就会受到审判,而且一旦放任这个旅被吃掉却不去救援,对自己部队的士气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本来波托马克军团的士气就不算高,如果再经受这种打击,那还怎么守?背着手来回走了走之后,胡克忽然眉头一动,想到了一个新主意。的确,发动大规模的包围攻势太握了,不去救也不合适,那么,是不是可以进行一种有限救援呢。一想到有限救援,胡克立刻就有了更多的想法,再继续走了几步之后,所谓有限救援的思路就更清晰了。胡克想到的主意说白了一钱不值,其实就是所谓的添油战术。按照胡克的想法,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两个,一个是人数够多,第二个则是处于防御方,不但有防御工事,还有内线作战的机动优势。那么,或许可以不用在更大范围对北弗吉尼亚军团进行攻击,只需要调派一个又一个的纵队,去支援墓园山脊,然后从墓园山脊一线去支援那个东铁旅就可以了。胡克认为,那个被包围的旅还是很能打的,而且被围困的地方跟墓园山脊阵地也不远,之所以无法回来,不过是因为敌人的人数比自己多,不敢轻举妄动而已。但是,如果利用添油战术,不断的支援这个被围困的部队,让被围困的部队不是一个旅,而是一个军,甚至一个纵队之后,那情况就会不同。在这个时代,兵力一旦过万,那么要想轻易靠包围战术全面吃掉,就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只要被围困的部队人数够多,多到可以靠人数与后方的墓园山脊阵地相连,连成一片,这就等于把防御阵地向前推。如此一来,被围困的部队也就不需要撤退了,可以就地防御,而一旦不支,人数够多的话,缓慢后退也容易。再加上,乔治.米德说的对,墓园山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