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九零章 葛底斯堡绞肉机(五)(2/5)

在阵地内发起反冲锋。由于他们的壕沟外面是个土斜坡,所以进攻部队实际上出于低势,因此他们的反冲锋实际上是居高临下,十分占优势。也就是说,自己的炮火对他们作用有限,士兵如果进攻,他们就会躲在战壕里向外射击,而自己士兵在外面的目标太大,与对方这种对射很吃亏。等自己的部队顶着巨大伤亡攻上去,人数已经被打散,他们再发起反冲锋,一下就把自己的进攻部队打垮。换言之,对方的招数很简单,无非就是躲在壕沟里开枪,等进攻部队抵达战壕一定距离后,就跳出战壕反起冲锋,可自己愣是对这种战术没有办法。实际上,除了一开始,联盟军的部队曾经冲上过阵地,到了后面,他的部队根本就冲不上去,最多走到距离对方阵地一百码左右,就不得不撤退。原因很简单,对方火力太猛!火力猛的原因,是因为联邦军的被围军队用了米德将军的老办法,就是说只有第一排人负责开枪,壕沟下面的人负责装弹药,这就让火力的持续性得到了增强。同时呢,由于趴在壕沟里,暴露面变小,所以在跟对方对射的时候,优势很大。相对而言,罗伯特.李所统帅的联盟军,勇气虽然可嘉,但进攻的时候依然是挺胸抬头。而且大都是密集队形,还是玩以前那种线列步兵那套,结果可想而知,只是变成了壕沟阵那些士兵的靶子罢了。当然了,联邦军的顽强也是很大的原因,毕竟之前联盟军多次攻上去,都是他们及时的出动,发起了反冲击,才让进攻部队不得不撤退。既然对方用了壕沟战这种不名誉的战法,不再跟以前那样面对面的排成一列玩对射。罗伯特.李只好下令全部停止进攻,改为继续围困。罗伯特.李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对付这种壕沟战的好办法,因为在他看来,除非调集更多的部队,发起更坚决的正面进攻,才能靠人数来淹没这种不名誉的阵地战,但是,这样一来。伤亡必然要大大增加。可是,对方有足足一万多人,要想攻破这个阵地,他得填进去多少人才行啊。要是伤亡太大,那么这厨攻还有意义么?很显然,这种壕沟战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战场形势∶胡克将军的昏招,居然变成了妙手,当然♀是胡克将军自己也没想到的。要知道,在这个时期,还不流行什么战壕战,哪怕是罗伯特.李带兵,通常也是派出部队成密集线列阵,然后互相走近了一起开火,玩一把排队枪毙。这种排队枪毙法,考验的是双方的勇气跟承受力,一般素质越高,承受力越强,在这种对射过程就越占上风。而且,虽说是排队枪毙时代,但决定胜负的实际上是刺刀,也就是白刃冲锋,在这方面,南方军由于职业兵更多,准备更充分,所以优势相当明显。总而言之,这时期的武器虽然已经进步到可以玩战壕的地步了,可西方的战术方面其实还是停留在十八世纪,就算对战双方不玩死板的排队枪毙,但一般也是堂堂正正的两军对阵,不会玩什么壕沟战。至于防御战,虽然有碉堡,但一般都是搞一个半人多高的石墙,然后在后面射击而已,很少有在地面上开挖壕沟的。面对跟人差不多高的石墙,火炮可以轻易的撕碎,但面对壕沟,火炮的作用就很有限了,这也是明明联盟军有火炮优势,却拿这支突出的被围联邦军没办法的原因。需要说的是,突出冒进的这支被围困军队,他们因为时间有限,只是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搞了两道临时战壕,就完备性方面,远不如后面的壕沟阵地,可就是这两道临时战壕,却让联盟军头疼的不行。那么要说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之前皮克特将军带领部队的时候,能连破两道壕沟防线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皮克特带兵进攻的时候,是用蛮干冲锋的方法,用人命硬冲出来的结果,而且当时联邦军前两道防线的守军也不是现在被围的这支部队,他们的抵抗意志差,一旦敌人靠近就开溜,不敢发起反冲锋,所以才导致皮克特赢了两次。但是,罗伯特.李不一样,他虽然是总指挥,却十分爱惜士兵的生命,不忍心享受这种纯粹用人命冲出来的胜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