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8章 氧枪喷头!(2/3)

国内一线。

具有开创性的理念,将车床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而非专门的车削加工。

廖雅权满是惊叹,这个由庄前鼎教授和余华同学共同署名的学术成果,具有极高的军事应用价值。

这个年代的深孔加工,通俗意义上就是枪管钻孔。

而从初审编辑审阅角度,这篇文章论文结构标准,内容质量极高。

“该死,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诞生这种提升中华军事工业潜力的方法。”廖雅权回过神来,看着手里的论文,心中不由地暗骂。

这种利用车床进行深孔加工的方法,可以让相当多的车床设备开展深孔加工,有效提升钻孔枪管的产量,作用不可谓不大。

自己该怎么办?

是毁掉这篇论文,还是审核递交上去?

廖雅权呼吸微微急促,这篇论文对中华有利,对祖国不利,她不能容忍这篇论文发布出去。

就在这时,负责初审编辑主任的身影再次到来,朝着廖雅权询问道:“清月,审核的怎么样了?庄教授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机械工程专家,他的论文很重要,不能耽搁。”

特殊待遇每个地方都有,对清华学报而言,由于外界投稿文章质量普遍低下,水平不合格,所以格外注重学校内部的投稿。

像庄前鼎这类系主任级别的教授稿件,更是由初审部门负责人重点关注。

听到来自于初审编辑主任的话,廖雅权面色顿时一僵,想要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庄前鼎教授这篇论文写得非常标准,基本没有挑刺或者错误的地方。

“算了,你把文章给我,还有2天,不能耽搁了。”初审编辑主任看到廖雅权这副模样,顿时知道没有审核出什么名堂,摇了摇头,心中有些失望,随即从桌面拿走三篇论文。

他原本准备培养这名国外留学的高材生编辑,可惜,今天的表现并不怎么样。

“……”廖雅权怔怔地望着这一切,初审编辑主任眼神中的失望,就像是刀尖一样刺入她的心脏。

最重要的是,对方还把三篇论文拿走了!

第一篇论文可以提升钻孔枪管的产量,那么,第二篇和第三篇呢?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定要做些什么。”廖雅权右手攥紧,强忍着心中的情绪,冷静思考,下达决定。

……

六月三十日,六月份最后一天,今天是国立清华大学举行期末考试的时候,清华园内弥漫着一股严肃气息,所有学生都在为了期末考试而准备着。

当然,除了余华。

作为全清华唯一一个提前到校报到的保送生,余华享有免于参加期末考试的特权,至于原因,很简单,余华到校学习仅仅三十天,参加期末考试对他来说并不公平。

眨眼间,从六月一号到现在,已经一月过去。

清华园核物理实验室,二楼办公室。

作为赵忠尧教授的助手,余华享有独立办公室的待遇,面积不大,约莫九个平方,胜在独立和自由。

自从接下这份核物理实验室的offer以来,余华虽然没有搬离宿舍,但基本住在实验室内,他现在只想说一句——真香。

独立安静的私人环境,极小的工作量,非常充分的空余时间,每天抽取一丁点时间去上课,其他时间全部自由支配。

真的,这种待遇对余华来说,简直不要太爽。

得益于核物理实验室的客观环境,在没有旁人打扰的情况下,余华心无旁骛,关于氧枪技术的前期研究突飞猛进,即将完成机械工程角度的理论设计。

站在冶金工程角度讲,作为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的核心设备,氧枪在这个转炉炼钢过程中,起着主导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