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见面!(2/4)

就在周围,事情非常重要。”余华长话短说,直接开门见山,朝着杨修给出自己的要求。

杨修闻言,感受到余华语气之中的紧迫感,立即点头:“是,我马上联系刘管家,请您稍等五分钟。”

话落,离去。

余华目送杨修离去的背影,伫立于原地,静静等候,眼眸余光左右观察,是否存在可疑人员跟踪,或者情报人员监视。

一直以来,余华持有着极高的反侦察意识和行为,只要外出途中发现任何可疑人员的行迹,他就会立刻结束今天行程,无论是与徐锐碰面,还是外出办事邮寄信件。

从理论角度讲,最有可能跟踪或者监视他的人员,唯有来自于蓝衣社的人,大概率监视他否会泄露破译红密资料。

所幸,经过这么久的观察和反侦察,余华并没有发现任何跟踪和暗中监视的人,这个年代的跟踪与监视非常落后,主要通过单人或者多人,只要稍微有点反侦察意识的人,就能感受到。

当然,绝不排除戴老板命令蓝衣社动用顶级王牌间谍,来暗中监视自己。???.iuai.om

只不过……

余华可不觉得自己这个区区高中生,值得戴老板如此对待。

至于马甲张三,余华则认为蓝衣社还未发现自己与张三之间的关系,这个判断的概率为百分之八十,剩余百分之二十则是蓝衣社已经发现自己与张三、组织之间的关系,正在放长线钓大鱼。

任何可能性都有,出于科学严谨思维,余华绝不下定论。

毕竟,当初他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通过近乎明文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林婉为代表的组织建立联系。

这个过程之中,两份技术资料是否泄漏,余华不敢保证。

基于第一种80%概率没有发现的判断,目前身份与马甲逻辑关系大致如下——蓝衣社只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不知马甲张三已经向组织泄露红密资料,只认为张三是发表《中华机械制图》的作者。

组织知道马甲张三,但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日本人或许知道马甲张三,但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如果是第二种20%概率放长线钓大鱼,得,蓝衣社是真正的超级大赢家,自己的小动作和行为,以及所有技术资料早已落入蓝衣社之手,对方就等着收网。

而要论现实情况究竟属于是哪一种,那么,余华倾向于前者。

余华相信骨灰级军迷掌握的现代反侦察技巧和意识,更相信自己的直觉与判断。

话说回来,至于当初为什么要通过近乎明文的方式传递信息……

原因很简单,并非余华不能设计复杂的密码传递方式来保证信息安全,而是太过复杂的密码传递方式,会导致信息交流困难。

简而言之,组织那边可能无法解密。

选择用邮政系统寄送技术资料,这是一种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最优解,而余华承担得起这份风险……

大不了放弃外出留学计划和战略科学家目标,扎根于根据地,直接走武器研发的道路。

时间一分一秒流走,约莫五分钟过后,杨修的身影准时出现。

“余华先生,刘管家已经动身,见面时间为六点整,由我来接你们前往见面地点。”杨修言语清晰,迅速说道。

“好。”

得到这番答复,余华点了点头,没有过多解释,转身往回走。

……

“庄前鼎,1902年生,籍贯上海青浦,国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正教授,获得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双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机械、化工、冶金、航空动力、电力等领域研究。”

“1920—1924年毕业于上海南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