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邺城事发(2/3)

回家静思记过,无召不得外出,待案情彻查之后再做决断。

就在京城众人等着夏阳晖的审判结果时,不想夏彬先出事了。

从邺城来的奏折,走了六百里加急,赶在大朝之时送进了京。

恒隆帝尽管心里有底,但在看完奏折及各种证词后,仍旧气的心颤。

前排几人看着恒隆帝黑得能滴墨的脸色,都在想着这奏折里到底写了何事。

恒隆帝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宣禁军。

根据以往的经验,禁军上朝必出人命,可恒隆帝明显处于暴怒状态,谁也不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

待两队披坚执锐的禁军上朝,恒隆帝下令:“将户部左侍郎沈睿智、工部右侍郎李万山……监察司副使邹汉军扒去官服,压入天牢候审。

另派人去这些人的府上抄家,家中亲眷压入天牢,仆从集中看押。

还有吏部左侍郎夏彬,照以上吩咐处理。”

待恒隆帝刚吩咐完,禁军便照着名单去抓人。

被念到名字的人自然不停喊冤,一时朝堂之上乱作一团。

内阁首辅站住来喊了一声且慢,又问皇上究竟发生了何事。

恒隆帝直接将引起他震怒的折子让江承福给他们送下去:“几位阁老都看看吧。”

内阁首辅韩宁游第一个看到了奏折,脸色当即变的跟恒隆帝一样黑。

恒隆帝待心情平复之后才开口:“折子是崔有鹤逞送来的,他奉朕的旨意秘查邺城时,发现邺城有近半数的煤矿不在朝廷登记之内。

这些煤矿被私人开采,所开采出来的煤炭不纳税、不统销、在邺城官员的帮助悄无声息的流出去。

这些黑煤炭部分流入市场被百姓购买,但有大部分却流向了边境,走出了国门。

这些流向外邦的煤炭的用途,还需朕跟你们一一阐明吗?”

煤炭,人们日常用它来取暖,但它最大的用途却是冶铁。

站在下面的朝臣自然明白煤炭的用途。

正是因为明白,他们就愈发的战战兢兢。

而内阁的阁老们在看完折子后也明白了皇上暴怒的原因。

私自开矿、上下勾结、偷税漏税、买卖人口、奴役百姓、横征暴敛、甚至还有通敌卖国之嫌疑,皇上如何能不生气。

恒隆帝看向跪在地上喊冤的人:“喊冤,你们还有脸喊冤!朕刚刚所说的桩桩件件,崔有鹤均有实证,绝对冤不了你们。

还在等什么,将他们押入天牢。”

禁军带走了再没有力气挣扎的贪官,大殿之内恢复寂静。

“众位爱卿今日便留在宫里用膳吧,也与朕一同看看,禁军去抄家,都能抄出什么好东西来。”

这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在事情未了结之前,皇上不准备放任何人出宫。

待邺城来的折子又回到江承福的手里,恒隆帝叫了魏昱上前:“邺城的事情朕交由你全权负责。

待京城这边的事了,你便带着人出发去邺城,这其间所需要的人手你自己挑选,朕将崔将军及他手里的五万兵马都交给你。

在将邺城的官场整顿清明之前,你不必回来。

记住,朕要一个干净的邺城。”

魏昱恭敬领命。

这是一件苦差,但若办好了,那就是一把登云梯。

这事不仅魏昱看得明白,朝堂之上的人都看得明白。

同时他们也看明白了,皇上这是在为二皇子铺路,看来立太子一事,皇上心里已经有了定夺。

魏晟在听到恒隆帝将此等要紧差事交给老二以后,顿时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他也想争取,可想想父皇刚刚刚刚的暴怒,他却不敢开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