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与人相交(2/3)

人查缺补漏罢了。你小子嘴就是甜,不要给我灌迷魂汤了,把想籍的人数报上来吧。”

“那小侄就给赵叔添麻烦了,人员名册在这里,请过目。一共有成年男丁一百二十二人,老弱妇孺稍少些,只有八十人。”

赵先生点点头,肖华飞所报的人数和他想得差不多,山上生存条件恶劣,成年男人还能有些活路,但妇孺的生存必定极为艰难,所以人数比例上也应该如此。

在这本名册上,肖华飞与在与杜天纵商议后,藏下了五十名将来要做为安保队的青壮,并没有把他们名字登记在册子上。

不过这在大晋并不是什么大事,穷人本来也没有什么名字,平时阿大,二狗的随便叫,只要黄石集控制在肖华飞和杜家手里一天,那些人就不会有被追查的风险。

肖华飞算定将来黄石集那边地理位置优越,南下北上的各种人员势必经过此处。

如此大的人流往来频繁,黄石集建成后将替代云铺渡的大部分功能,为往来旅客解决餐饮,休息需求。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还是以脚行路,从姚安县到云铺渡有七八十里路程,中间没有像样的市镇可供休息。

哪怕只按距离行程,黄石集都将是方圆百里内,最佳的中途休息场所。

肖华飞打算将这里打造成生意的生产基地与宣传窗口,旅客们的口口传播才是大晋这个时代最快的宣传推广渠道。

虽然肖华飞可以多开几次诗会,顺带着捆绑浮生醉一起扬名,但肖守业经过分析,这不是最好的途径,因为浮生醉再好,最后还是要有人喝过并买走,带到大晋各地去,世人才能渐渐对浮生醉产生直观认知。

肖家商队未来也会大力推广浮生醉,每次商队往来,必须带上一定数量的浮生醉带到各地去贩卖。

肖华飞还建议肖守业,要让商队每到一处,便要进行展销赠饮活动,尽快地把打造品牌与口碑的时间成本降低。

赵先生粗粗地看了下名册,便放到了一边的桌上。给他们上户籍这件事,这对他来说不过是小事,到时只要看着小吏们做事便好。

他心中还有个想法,这件事是张景清主抓的政绩,最好中间有人借着阳奉阴违,阻挠不办。

最近郑捕头和县尉走得比较近,私下里背着张景清办过一些事。这让张大人心中有些不快,权力如毒药,不管大小没有人愿意与别人分享。

那正好借着外察的东风,让张景清再次好好整治一下这些奸滑小人,否则还真以为县衙是他们当家不成。

他和张景清刚到姚安时,面临的情况与大晋其他县衙没有什么不同。

县衙中在吏员这一层面,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所有办事的职位基本都成为本地大族家传生意,老子是捕头,儿子便是捕快,将来老子年纪大了,儿子就将变成新的捕头。

若不是有赵先生跟着张景清一同赴任,有他爷爷所传授管理地方衙门的手段,张景清只要到任就会被小吏们架空,命令可能都出不了二堂。

赵先生曾在背后指点张景清抓住几个小吏的错处,狠狠整治过一番,才让下面的人都俯首帖耳。

近来这种苗头又有所萌芽,看来县衙里有些人得到外察的消息,又开始不安份起来。

赵先生并不像张景清那样担忧,因为正印官哪怕是县一级,也不可能给举人做,那样吏部会被在京的官员们骂死。

大晋朝中的实权官位早就成为,进士出身读书人的专属后花园,任何人想改变这个规矩,这些进士老爷们就会死给人看,连皇帝都不会去碰这条红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