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心境(2/3)
不利局面,到时候盛庸可就不会再犯和李景隆一样的错误了,耽搁下去,吃亏的终究是燕军。
作为谋士,顾怀考虑得更多的往往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战略层面的优劣,毫无疑问在东昌战败之前,战场的主动权是握在朱棣手里的,数万铁骑的兵锋朝廷只能苦苦固守以抵挡,德州和河间三府的沦陷也注定让朝廷没办法再步步为营把燕军逼到北平城下,所以顾怀才会动身去一趟金陵,在敌人的大本营埋下很多钉子,让李景隆成为政治舞台上的新星,整合起另一股势力和削藩派官员对抗,事实证明他做的还不错,如今的金陵朝野已经乱了起来,但东昌的战败,却再一次把燕军逼到了悬崖边上。
终究还是要正面决战一战定胜负么...赢了盛庸的兵马会被打散,会被逼回山东,北境重归朱棣之手,打输了,朱棣就再没了翻身的可能性。
这已经不是走钢丝了,这是拿全副身家上赌桌,不过靖难不就是这么一路赌过来的么?事到临头还患得患失,往往会输得更惨。
一片莽莽群山出现在了官道的尽头,过了这片群山,就进德州地界了,眼下德州处处战火,朝廷忙着收复,残余的燕军忙着固守,而朱棣的目标,显然也会是德州。
顾怀放下笔,知道这次是避不过去了。
或许...自己又要再一次带兵了?
……
北平城外的大营里,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从东昌战败回来后,十万步卒只剩不到一万,四万骑兵战损倒还勉强可以接受,毕竟盛庸平安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把这些骑兵堵在南边。
明日一早誓师完毕,朱棣就会带着这些刚刚训练整编完毕的士卒,再一次南下,去和盛庸再打一场决战。
本以为这个冬天会很平静,可谁能想到形势居然一下子坏到这种地步?现在再想休养生息却是没了机会,这一次如果再输,就真的再也无力回天了。
已经在人前表演了一次又一次信心满满雄心壮志的朱棣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正在打坐的道衍,目光很复杂。
这个怪异的和尚已经跟了他十余年,但他依旧觉得自己看不透这个和尚的心哪怕一瞬间。
他在想什么?他到底想要什么?他到底对这场战争有没有信心?
朱棣一无所知。
这个和尚从不安心过日子,一心一意想造反,更让朱棣惊叹的是,哪怕情形已经到了如今地步,这个和尚还是不慌不忙,悠然自得,每天处理完政务就闭目打坐,好像无论怎样的紧急状况,都没法让他露出惊慌的表情。
真是难以捉摸的人。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靖难起兵到如今,他真正地体会到了天子之路的江南,要想获得那无上的荣光,代价...真的太大了。
从夺取北平城的孤注一掷,到真定击退耿炳文的松一口气,再到两次击败李景隆,解了北平之围的狂喜,再到坐拥北境,围困济南的意气风发,以及眼下的进退维谷怅然若失...
即使朱棣确信自己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有出色的谋士可靠的文臣武将勇猛的士卒,这一路仍旧是走得太艰辛了。
尤其是这次的大败,更是重重地提醒了他,前路...依旧凶险。
真要说起来,朱棣似乎已经有些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相比之下还是之前老老实实做藩王的时候轻松畅快,虽然是那亲侄子一步一步逼他造反,但如果有得选,谁愿意每天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而且还一眼望不见头?
朱棣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道衍,劝他起兵的两个始作俑者如今一个在南方,而眼前的和尚似乎变成了一个与此事毫无关系的人,朱棣扯了扯嘴角,露出个有些苦涩的微笑:“真没想到...靖难居然如此艰难,现在看来,若是能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Omega修仙宿主日常
专属千金女友
全民领主:我的兵种变异了
残暴公主,柔弱夫
我的尤物军团
凡人:开局我能进入灵界
铁血德意志
萌妃来袭:皇叔放肆宠
盛京双姝
吃货小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