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逼宫(2/3)

,就算再蠢,这时候也多少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黄子澄和齐泰隐秘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知道对面的老伙计对这事起了疑心,可那边方孝孺还在劝着朱允炆:“...陛下息怒,臣之前求学时,曾于海边居住过一段时间,这等大风,也确实是存于世上的,看来平安将军的运气实在不够好,不过陛下切不可追责太过,这毕竟是天时作祟...”

黄子澄气得鼻子都歪了,这老笔杆子还信呢?他到底是真一心做学问以致蠢到不通世事,还是看穿了平安郭英避祸之心,想要替他们求情?

但终究是不好撕破脸的...黄子澄眼神示意了一下,齐泰出列拱手:“陛下,平郭二位将军确实有过,但真定未失,也不必太过惊慌,只是此败之后,朝廷在北境的兵力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依臣看...怕还是要增兵才是。”

还增?靖难打了三年,前前后后增了多少次兵了?户部那帮官员天天喊穷,哪儿有银子再砸到北边去?

但有了这两次大败,东昌之战就算白打了,朱棣重新在北境拥有了想打哪儿打哪儿的主动权,若是不增兵...

大概是想到了之前燕军打到山东时的震动和阴影,朱允炆愁眉不展:“国库空虚,南境也没什么可以抽调的兵力,这...该如何是好?”

君臣四人面面相觑,俱都沉默下来,一副愁容。

第二天的朝会,当真定一战十万兵马死伤殆尽的消息被公布后,群臣果然沸腾了,要知道打赢东昌之战还没过去半年,朝廷居然又输了两仗!

再下去燕王是不是真要打到南边了?还有那燕王难道真有上天眷顾?怎么这场战争里有这么多难以理解的事情?

第一点就是永远打不死的朱棣,要知道他可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却几乎没受过重伤,战场上刀箭无眼,带头冲锋的大将和普通士卒被打死的几率是没多大差别的,而朱棣为什么能次次都全身而退?要是燕军胜了也就罢了,可燕军输了怎么也留不下朱棣?

第二点就是永远刮不停的大风,朝堂之中也不是没有北方的大臣,北境多风沙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早不刮晚不刮,还偏偏都是在两军交战正激烈的时候刮起来,北方那么大,可风沙怎么就这么喜欢落在那一小片战场上?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每次刮风都有利于朱棣,不是迷了南军士卒的眼睛就是吹倒了望楼,这风怎么跟朱棣养的一样,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这两个莫名其妙的事情百官真是怎么想都想不通,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这些离奇的事,朱棣的坟头怕是都可以收庄稼了,这场奇特的战争哪里会打到眼下这种境地?

群臣的这种反应,实在是很正常,正常到朱允炆都被勾起了胸中的怒火,人一发火就想骂人,可朱允炆是皇帝,不能骂,他只能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等着官员跳出来表演。

但这一次先跳出来的人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那些落在李景隆身上的目光也纷纷转移到了那个出列的人影上,待看清了他的模样,听清了他说的话,所有人都倒吸了口冷气。

身着国公袍服的徐辉祖躬身拱手:“朝廷有此败绩,皆因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辅政不力,臣徐辉祖,奏请陛下,罢免此三人,以正视听,以安天下!”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往日在朝堂上不发一言默默看文官表演的武将勋戚们挨个走了出来,一道道附议的声音响彻朝堂,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密密麻麻躬身行礼的身影。

这阵势吓的百官呆若木鸡,要知道这些武将勋戚往日都是不怎么参与朝事的,尤其是武将,建文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明眼人都能看明白,武将本身就没什么话语权,但现在这么多武将一同站了出来,那股子战场厮杀养下来的血腥气和杀意,直把这些文官震慑得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在雪豹当战神 七零军嫂凶凶哒 步步惊心续集之天若有情 BOSS打脸手册[快穿] 时间轴监理会 首辅的在逃悍妻 我的山海经有点崩 星际机甲战歌 我真的成过仙 错娶毒妃,王爷认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