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决战(下)(2/4)

宁本人。他和他的部下们发现中原出了乱子,赶了两千里的路出现在这里,也不知用了十五天,还是二十天......我保证,他们全都已经累得不

行。”

“大汗,你是怎么知道的?”

成吉思汗嘿然不语。

有时候他会觉得,恐怕他和郭宁两个,会能彼此理解处境。都在一团糟烂的局面里崛起,都靠武强悍的战绩压服千千万万的反对之人,都利用武力,又必须满足那些提供武力的人。

为什么郭宁本人一定领兵去过北疆,这问题很好回答。

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绝不能表现虚弱,绝不能躲避与强敌的战争。长生天视线所及,够资格成为郭宁强敌的,只有成吉思汗。正如成吉思汗横扫西域数十国,真正忌惮的只有东面这个汉人皇帝。

当木华黎在北疆造成巨大声势,摆出蒙古军本部即将汹涌杀到的驾驶,郭宁除了亲自带领大军抵御,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郭宁根本不可能把这份责任交给别人。就像成吉思汗现在有点后悔,不该把很多率领大军作战的权柄交托给儿子那样......这种话,倒没必要说给别人听。而权柄的事,成吉思汗后悔也没用,他毕竟已经开始衰老了。

两年前攻打撒马尔罕的时候,他还可以和蒙古大军一起爬冰卧雪,每日强行军数百里,只吃半熟的马肉,喝新鲜的马血。之后不久,他就因为气喘和骨骼疼痛卧床,足足在床上躺了二十几天。后来发现萨满们的治疗无效,还

专门从俘虏里选出花剌子模的医生出诊治。

他病愈以后,也一直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模样。有一阵甚至连上马都费劲,不得不让亲近的怯薛歹悄悄帮忙。前几日在夏国,他竭力撑起威猛的雄风,随后就一直腰疼,连带着小腿也时不时抽痛。

很多蒙古人都是如此,三四十岁的时候还强壮如猛兽,忽然就被抽走精气神,变成了将死之人。成吉思汗为此很是焦虑。

越焦虑,成吉思汗越容易想起郭宁。

他觉得,郭宁就像是年轻时的自己,凶猛,强悍,精力无穷无尽。他时常想,自己死了以后,儿子们会不会是郭宁的对手?已经渐渐显露出沉溺享乐迹象的蒙古人,还愿不愿意继续征服的脚步?

每一次胡思乱想,都没有好结果。有一次成吉思汗甚至想到,蒙古人如果满足于眼前的掠夺所获,终有一日会成为不敢厮杀的废物,以后只能在中原的统治者面前展现能歌善舞的本领。

这绝对不行。

所以成吉思汗才一定要击败郭宁、铲除郭宁的大周政权。为此他不惜任何代价。

现在看来,拖雷制定的计策非常成功。郭宁和他的本部精锐先从中都北上,再从北疆折返。博尔术说,来回千里,其实不准确。成吉思汗拿到过好几种版本的情报,仔细推算过,郭宁来回奔波的距离怎么也得有两千五百多

里。

蒙古军第一次攻入金国腹地的时候,成吉思汗带领的本部一边战斗一边行军,用了一个半月走过了差不多的路程。到入冬的时候,将士们无不疲惫。

这样的长途奔袭,是腾格里赐给蒙古人的本事。除了蒙古军,还有什么军队能够支持两千里的行军而不崩溃?还有什么人能够在如此长途以后鼓起勇气和力气作战?

就算汉儿和蒙古人一样吃苦耐劳,拥有和蒙古人一样坚定的战斗意志,他们的体力和精力也有极限。成吉思汗绝对确信,郭宁本人,乃至随同郭宁来到这里的人,全都疲惫不堪。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提前控制住了黄河渡口,又如何?

郭宁之所以这么着急的赶到,或许以为只要大周皇帝赶到这里,就能紧急调动的京兆府的驻军,尽快弥补黄河东西两岸的防线漏洞,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总裁校花赖上我 我肺癌死后老婆跳楼了 生命兑换 被冤四十年,重生七零不追了 洪荒太始传 清女传 穆文峰冰芯 一刀斩落红尘 乡野怪谈 奈何时光太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