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1章 大夏天停尸一周(2/4)



“啊,居然还有这种事情?”

“妈的,这小子真够会钻营的!”

“那让人家干爹来查儿子,打死也查不出问题来呀。”

“那小耀不是白死了?”

金家人一听居然还有这么一个“漏洞”?一个个都急了。

金有福拉着于川东焦急地问道:“于主任,那,那现在怎么办?大领导可是亲自拍板让尸检的,咱们也不能拒绝呀。”

于川东一咬牙:“所以咱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民医院主导尸检解剖。”

“对,于主任说得对,这自己人肯定帮自己人,太黑了!”

如果郭院长听到家属们这么在背后诽谤他,一定会直接一口唾沫吐过去。

郭院长这人虽然狡猾,但是个极有原则的医生,如果真的是陈棋误诊导致病人死亡,以他的脾气肯定会大义灭亲的。

关于申请医疗鉴定,包括尸体解剖,一直以来都是医患关系的一个矛盾点。

后世的做法,那就是全省建立一个专家库,专家来自全省各大医院,具有较高职称和专业背景。

如果需要医疗鉴定,则随机从专家库里面挑选医生出来做鉴定者,相关涉事医院或者医生则要采用“回避”原则。

最大可能杜绝“人情票”,或者“钞能力”,影响鉴定结果。

制度都是好的,可是制度都是人去操控的。

专家是怎么随机挑选的?这个过程患者一方是看不到的,同样也给暗箱操作埋下了一定的伏笔。

所以很多医疗纠纷,家属不是想闹,实在是不得不闹,因为本来中立的“专家鉴定组”并不能取信于人。

这样最后的鉴定结果,不一定会让家属满意,或者跟家属的认知严重背离。

然后就开始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神奇模式”,法律在这一刻是缺失的。

这就是社会缺少诚信机制,医患双方互不信任的恶果。

本来简单的事情,最后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应付,让医患双方都疲于奔命。

同样的,当金家人质疑人民医院专家对于尸检的公平公正性时,这是一场新的“信任危机”,也是双方严重扯皮的点!

金有福咬了咬牙,“那咱们就不要人民医院的医生来做尸检,咱们让省里的医生来。”

于川东却又摇头了:“省里的也不行。”

“啊?省里都不行?”

金家人都惊呆了有没有?按他们朴素的观点来看,省里已经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了。

罗翠凤一脸惊恐地问道:“难道,难道这陈棋在省里也关系通天?”

这回于川东点头了:

“对,陈棋在省级医院的关系非常好,连他读研究生都免试的,而且他特别会去国外找钱,找来钱跟省里的医生分钱,所以那些省里医院的外科医生跟他关系特别好。

就不久前,他还跟省一院的外科联合搞了一个肺癌的课题,噢对了,我想起来了,他卫校的班主任,现在就是省一院的医务科副处长,就是管着尸检这一块的,你们说让省里专家来会是什么结果?”

这下金家人集体无语了。

他们这么多人,去过省城的都没几个人,结果人家陈棋直接在省医院里跟走亲戚一样。

金有福气得狠狠将茶杯摔在地上:

“那还尸检个屁啊,搞来搞去,不是他陈棋的干爹,就是他陈棋的老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