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议政殿里论撤军(2/3)
蔺上卿不是要商量推举王上之位吗?怎么又说起燕国的战况了,而且前线的情况,自己不是已经以加急文书报给了朝廷吗?还需要多说什么吗?
一时间,众人都摸不准蔺上卿到底想要做什么了。
不过,眼见着蔺上卿把话题扯开,当即便有人冲动地说道:「上卿,此事上将军已有军报而来,何劳上将军再多说一遍哉?!」
闻言的蔺上卿却是淡淡一笑,也没有怪罪那出言之人,反而继续缓缓说道:「燕军大败退,吾等是知之,只是上将军当时手中尚有大军近五万人马,为何不立即向北而追击?」
「须知,先王虽是乱矢所伤,始作俑者却是燕军无疑。上将军何不尽起大军北上,破蓟城而擒燕王,以雪我赵国之仇哉?」蔺上卿继续发难道。
闻言的众臣,顿时议论纷纷。
「上卿这是怎么了,忽然间针对其上将军来了?」
「对呀,上将军为何不继续追击呢?燕军不是说只剩下两三万了吗?」
「灭燕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上将军为何要收兵呢?莫不是,不想为先王报仇雪恨吧?」
显然,底下的议论说什么的都有,既有为蔺上卿行为的困惑的,也有那质疑赵括的,甚至......
只是,赵括听到这些议论之声,心中却已经大体明了了蔺上卿的意图:这是要为自己的上位扫清最后的一丝疑虑。
自己班师的决定固然是对的,也是对赵国最有利的选择,但这样的选择却不是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正确的。尤其在宗室和那些垂涎赵王之位的人眼中,绝对是攻击自己的最佳武器。
旁的都不用说,只一句不与先王报仇雪恨,就足以将赵括在众臣心目中的形象拉下来三分。
因此,蔺上卿干脆把这件事情摆上台面,让自己将退兵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再以官方的渠道对这个做法做出最终的评价。
这样一来,有心人再想拿这件事情做文章,也就没有多大的效用了。
看来,蔺上卿果然还是自己人啊!
只是,赵括不知道的是,蔺上卿此为,却也是在为他的心腹——吕不韦争取时间,争取到他调兵把控全局面的时间。
当即,赵括便开口答道:「退兵之举,原因有三。
其一,虽则我军兵力占优,然过半之军皆为久战,急需休整,而逃入燕国之军虽寡,却是本土作战,尤其若我军进攻蓟城,其必困兽犹斗、誓死以抗。若强攻之,则恐死伤虽众却无功而返也;
其二,秦、魏、韩、齐、楚等各国,不论立场如何,其必不欲我之灭燕也,若强攻,则恐复演五国伐齐之故事也,我军长平战后,实无能面对多国之进攻也;
其三,我军虽不能灭之燕国,然本将亦令李牧率兵两万,沿途奔袭而去,目标则为燕国之武阳城也。若能得之,燕国将时时处于我大军之监视与压制之下,待来年我赵国休养生息过后,国力恢复之时,便可一举而出,为我王报仇也。却不必急于一时也。」
「上将军之言。」蔺上卿略略沉吟一番,随即点头道:「倒也有理。」
不待众人反应,蔺上卿很快对赵括的理由下了一个基本的结论,随即便又立即问道:「只是,不知上将军以为,接下来我大赵该如何外部之环境,如何休养生息哉?」
「末将以为,针对如今赵国之情况。」赵括当即答道:「于外交之上,需合纵以抗秦也;于军事之上,需自守而待天时也。」
「如何解之?」蔺上卿继续问道。
「合纵者,众所周知,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赵括继续答道:「如今之势,秦赵二强之言
甚嚣尘上也,然我军虽有长平之胜,实际内里早已掏空,可谓外强中干也。固吾等不可以强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偏执大佬又想和我表白
逆世杀圣
都市仙火
四分之一妖
医冠萌兽
奇葩废柴修仙记
炼器修真
朱砂记
TFBOYS之终女
张贤与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