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章 第034章劝农官(2/3)

了?”

“县令,七个了。”被叫做周县丞的周伯康头也没抬回答道,一执笔伏在案桌上在册子上写记录着什么。

“七个……”县令掰着指数了数,“那今天来的应该是塔头村了,离县城有点远啊,等儿让大伙儿出前都买点炊饼揣着饿了吃吧。”

周伯康这下没有接话,笔尖在册子上停留了一儿,暂且下一个‘塔头村’。

但是今天,不管是县令还是县丞,或是县衙的什么人,都没有想到今天先来的并不是各村的村长,是从琼安来的劝农官。

县令对劝农官的到来心情还挺复杂的,有时候是希望他们来又不希望他们来。

因为前些年劝农官每次来,都是什么都不说先拿出袋种子来,说是农署培育的良种,让他安排下去在良乡县的农田里种上,完了还要让他们记下良种的生长情况和收获率。

但问题是劝农官种子是拿来了,劝农民去种种子的事还是得他们良乡县衙去干。

人农民原本的良种种得的,能有个人愿意贸然尝试种?

没有抗天灾能力,整年都靠着里那点东西过活的农民们,大多是没有那种勇于尝试的良种的,后推销不出去的良种,就只能在县衙的官田里种下去,盈亏自负。

不过县令还是迎了出去,去迎接从琼安远道来的劝农官。

这次来的劝农官跟前年来的不是同一个人,换了个年轻许多的,到了县衙门口后那年轻的劝农官没等他们搭,自己就驴车上成堆的木头制品给卸了下来,身上汗涔涔的,笑容爽朗。

“这些东西是?”县令往上那堆木头上看了一眼。

“我等奉陛下之命推广农具。”劝农官说着抚『摸』了一下光滑的木头,“这里面有种农具,一种是用于耕种的简便犁具,一种则是用于灌溉的筒车——听说良乡的农田分布在灌溉一事上十分不便?”

“啊,是的。”县令愣愣说,“良乡水源比农田的势要低,除了本身就有河流湖泊流经的村子,其他农田想要灌溉到田里,挖了渠道之后还要农民自己去水挑上去倒到水渠里。”

那个劝农官听着听着也有些忧虑,不过很快『露』出了一个安抚『性』的笑容,“不用担心,这个筒车正是可以应对这种情况的!”

县丞也往上那堆木制品上看过去,“这些东西?的能用吗?”

“当然了。”劝农官说,“不过时间紧急,琼安那边来不及制作更多的筒车和曲辕犁了,我这次出来每一样都只带了一件,还需要良乡这边组织工匠大量制造才能解决良乡的灌溉问题,县令你看……”

被喊道的县令心里微微一慌,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这靠不靠谱啊?

还得县衙组织工匠,县衙其实也挺拮据的,一下子组织这么大一批工匠制造玩意儿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要是后没用砸里,接下来个月的俸禄都不起了。

县令正想委婉表示先看看效果,话还才刚开了个头,县衙大门口就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晃晃悠悠走进来,人未到声先到,“县令大人!我们村的田里水要供不上了,您来帮我们看看吧?”

县令被这么一打断,一下子就忘了自己要说啥,下意识往县衙门口看过去。

塔头村的村长,到了。

这时候周伯康周县丞脑子赚得比县令还要快一点,看到塔头村村长颤颤巍巍走进来,想到前天他一个文职也要不得不扛着锄头帮忙挖渠道的辛苦日子,又看看明显对突然到来的塔头村村长的话有点感兴趣的劝农官,就说,“既然这样,农官大人不如与我们一起往塔头村走一趟,也正可以试试这种农具,你意下如何?”

“啊?我没问题。”劝农官想了想,礼貌问过县令,“王县令,我可以一同前去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