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奢安之乱爆发(3/6)

一路采用边打边撤,不断的利用地势消耗樊龙的兵马,这样的计谋让樊龙吃瘪。

相比较杨文岳,吴阿衡因为朱燮元就在后方百里外的泸州县,因此寸步不让,用四千兵力驻守石虎关抵御奢崇明亲率的一万六千兵马进犯。

石虎关成为了一处修罗场,护城河已经被砂土填满,倒在城下的吕公车、云车一座座。

撞车被关口上方的石虎口流出的火油焚毁在城门口。

马面女墙后火炮四射,漫长的关隘口上,叛军妄图攀登云车上城墙,却被檑木、滚水伤的不轻。

好不容易上了城头,还有狼牙拍等着他们。

尽管看上去,这样的守关很有成效,但与几个月前,秦邦屏守沉阳城相比,可以说差了十万八千里。

秦邦屏直接在护城河口建立防御工事,聚集兵力在城外就开始消减敌军数量,而吴阿衡、孙传庭都只知道据守关隘,反倒是杨文岳还敢出城一点点消磨。

这并不是说杨文岳超过二人,而是双方所掌握信息不同。

杨文岳毕竟是京官,知道很多辽东守城的桉例,也知道死守是行不通的。

相反、孙传庭和吴阿衡之前是县令,便少了这种经历。

不过这样的行为,也变相说明了,相比辽东,西南战场完全无法比拟。

如果是努尔哈赤谋划起兵,必然会先弄大量内应,随后示敌以弱,发挥彝兵的特性,在山野之间打山地挪移战,消耗明军有生力量,再进行攻城。

反观奢崇明、安邦彦、甚至杨应龙之流,依旧只想着稳打稳扎,这样做只会被明军消耗力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旦无法在一波攻势拿下出黔的通道和重镇、关隘,奢崇明他们的起义就不会让大明伤筋动骨。

吴阿衡在死守,毫不顾忌士卒死伤,因为只要石虎关被突破,整个四川就会被涌入的彝兵屠戮。

他和杨文岳、孙传庭不同,他背后还有朱燮元,而朱燮元正在调川西北的土司前来,一旦土兵抵达,即刻就能反攻!

“杀!

!”

吴阿衡举剑嘶吼,声音响彻云霄,而数百里外,也有人和他一样的嘶吼着。

奢崇明麾下樊虎统兵八千进犯遵义,却在二郎坝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一战。

八千叛军刚刚强渡赤水河,便听到天穹轰鸣,数十颗石弹如骤雨,砸在了赤水河东岸的前军之中,随后两山之上旌旗飘扬,喊杀遍野。

一块稍微平整的山顶平原上,洪承畴身着官服,系着黑色披风,俯瞰叛军。

只见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自两山杀下,趁叛军立足未稳便破阵打杀,鸟铳手上的鸟铳冒出白烟,石弹打出,彝兵遭受重创。

“撤回西岸!”

西岸、樊虎骑在马背上,让人鸣金撤退,而东岸的彝兵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听到鸣金声,一群人跑向浮桥,却忽的听到轰隆隆的马蹄声。

侧目看去,数百骑兵冲来,将无阵奔走的前军将士冲散,随后明军骑兵将前军与浮桥之间割裂开倒上火油,将火把投入浮桥,一把点燃。

上千千军人马被困东岸,樊虎急的双目通红,领兵就要渡桥杀去。

这时、忽然听到西岸不远处的山顶冒出喊杀声。

“西岸也有伏兵!撤!”

樊虎一勒战马,当即领兵退走。

见到樊虎领六千多兵马退走,洪承畴大笑了起来道:

“首功在我啊!”

“兵备英明,布下伏兵奇袭樊虎前军,再布置疑兵让樊虎以为有援军自西岸前来,害怕被两面夹击之下退走!”旁边的幕僚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洪承畴,说出了他的布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