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启九年(3/6)

误,带着人进入了皇极殿内。

只是门口的大汉将军看着没有进殿的朱由检,一时间有些迟疑,不知道该不该打净鞭。

“你们做你们的。”朱由检露出一抹和善的笑意,安抚了两名大汉将军,随后便走到一旁拆开了手书。

“混……啪!”

净鞭声响起,而皇极殿内也响起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贺礼声。

悠扬的钟声响起,代表天启八年过去,天启九年到来。

朱由检没着急进去,而是拿着手书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信里颜思齐主要说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他们这批人里大多擅长海战,希望朱由检派一个擅长陆战的人前往日本,统筹大军。

其次就是关于日本农民的问题,颜思齐询问朱由检,是否可以从本地招募士卒,补充眼下明军的折损。

至于第三点,则是郑芝龙攻陷草津,刘香等人攻陷名古屋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眼下明军兵锋直指名古屋。

从天启八年六月至腊月十七日,明军战死一千六百七十二人,伤残退役九百四十五人,斩首倭寇三万四千二百三十七级。

乍一看,似乎明军依旧能保持一比十几的战损,但实际上的死伤却开始增加了。

从天启六年算起来,明军已经在日本战死近四千人,伤残退役近三千人。

尽管明军前前后后斩首近九万日军,但这样的战比并不足以让朱由检满意。

他想了想眼下的局势,明军经过扩招,属于朝廷的兵力再度达到了二十八卫,二百四十营,合计八十八万四千二百四十人。

军队的配比是近十二万骑兵,十万炮兵,以及三十六万步铳手和三十万短兵肉搏的刀牌手。

军队整体的火器配置率在百分之六十五,这比例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低了。

不过,雷酸汞和锰钢的研制,或许能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支持明军成为一支十九世纪的近代军队。

只要击发枪和刺刀能搞定,明军就可以成为一支对世界各国降维打击的无敌之师。

另外,二十八卫二百四十营里,眼下有三十二营在调往小西洋地区,有合计二十营在调往,或驻扎在日本地区。

日本地区的还好说,完全可以以战养战,大军的军饷靠石见地区的银矿就能满足,还能反哺朝廷。

不过小西洋地区有些麻烦,军队大概要在二月底才能调拨到位,然后还需要在当地适应休整。

西军和南军所处的两广、云贵川三地,与天竺气候迥异,必须先让大军适应当地气候才能进行征战。

实在适应不了的人,只能撤回大明本土。

朱由检在这么想着,却不知道黄龙已经在筹备攻打天竺南部的五个土邦了。

这是时代讯息传递的问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黄龙一直坐等朱由检遥控指挥的话,恐怕那三十二营十二卫,十六多万兵马有半年都得在等消息。

这人吃马嚼的,每个人都是十五两军饷加十五两补贴,半年就是二百多万两银子的投入。

哪怕朱由检知道了黄龙的作为,恐怕也不会生气。

“殿下,万岁让您进去总结一下……”

在朱由检收起手书的时候,王安走出了皇极殿,小心翼翼的提醒朱由检,而身着冕服的朱由检闻言转身颔首。

他带着王安走进了皇极殿内,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看他。

这朝堂之上,曾经占据了庙堂三分之二的诸党官员,眼下已经被打压的只剩五分之二了,剩下的五分之三都是齐王党。

至于皇极殿广场上,五品以下官员中,燕山派官员也占据了三分之一,齐王党占据三分之一,诸党和无党占据三分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