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互市贸易的物资(2/6)

究后,便叫人带了他们下去了。

只是等他们下去后,朱由检想起了社学的事情,因此对曹化淳道:

“九边子弟遗霜,和养济院孤儿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正要和殿下您说这件事。”曹化淳行礼道:

“一个半月过去,勖勤宫派出去的太监,一共带回一万六千四百余人,其中大部分是死战将领、兵卒的遗霜,父母,孩童则是十六岁以下者共一千四百二十七人,孤儿两千人整。”

“奴婢这边,把他们安排到了东边二十四里外,在那里划了四万亩田地给他们,并派工匠和人马为他们修建了十二个村寨。”

“三千多人?这么多?”听到曹化淳的话,朱由检微微皱眉道:

“我不是记得,北虏已经多年没有叩关了吗?”

朱由检记的很清楚,由于明朝后期逐渐开始册封蒙古人,并且开始互市,因此蒙古人和明朝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逐渐缓和了。

这样的缓和就是自万历四十四年开始,蒙古人便基本上不会南下劫掠。

如今已经是泰昌元年,广义上又是万历四十八年。

四年的时间,不太可能有这么多孤儿啊……

不过朱由检还是太依赖前世的记忆了,那曹化淳对他解释道:

“萨尔浒一中,经略杨镐调遣了九边各地的兵马,这些孤儿大多是蓟镇和辽东、还有宣府、大同战死兵马的孩子。”

“嗯……”听到这个解释,朱由检稍微理解了。

不过这么多孩童和迁移而来的人,要吃的都是御马监的粮食,直到来年秋收,他们才会按照御马监的规矩,交粮四成。

因此朱由检便再询问道:“粮食拨发了多少过去?”

“回殿下、拨了八万石粮食,还有不少修建屋子的木料。”曹化淳先是这么一说,但紧接着又说道:

“殿下、目前昌平一带的荒地已经发完,只剩下怀柔和密云的了。”

“这么快?”朱由检倒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发完了,但曹化淳解释道:

“入伍者全家都分到了田,如此便按人头、一人发一亩,一共下去七万亩,之后这遗霜又发六万亩,如此便十三万亩了。”

“那附近百姓迁移而来的有十六万人,有男丁八万参加皇陵修建,如此便是十六万亩,昌平二十九万亩便发完了。”

“眼下的问题是,按照迁移的要求,咱们是要供他们吃到秋收的。”

“所有人已经接近二十万人,每个月都要吃十五万石粮食。”

“御马监之前存粮不过五十万石,各地秋税之后收割上交一百六十二万三千石,总共两百一十二万三千石。”

“各种吃喝下来,已经用去十二万石,眼下尚有不足两百万石。”

“这不是还挺多的嘛?”

听到还有两百万石,朱由检放松了不少。

看曹化淳那严肃的样子,他还以为御马监的粮食都吃完了。

不过他的放松,却叫曹化淳苦笑道:

“如今距离秋收、尚有十个月,可如果后续再有其他布政司的百姓前来,按照这发地的样子,恐怕两百万石是不够的。”

荒地百万亩,参军者家属一人两亩,按照目前的缺额,顶多四万亩,其余剩下的六十几万亩就是人头划分。

要是他们陆续来,那估计也得到开春之后了。

可即便如此、从春季到秋收,整整八个多月时间,六十几万人加眼下的二十万人,便是八十多万。

八十多万人,每个月就是再节约,那也要吃去六十万石粮食,八个月就是四百八十万石。

这么搞下去,地没养起来,人先破产了。

曹化淳愁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