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5章 当世少有的顶尖人才(2/3)

着家人子女跟着本王,对面都是官军,你们居然擅自伏击,这要是出什么意外,战死在外面,本王如何向他们交代?”

井盛和毛信对视一眼,俱咧嘴大笑,殿下原来是关心咱们。

众人赶紧道:“以后咱们不敢了。”

和众人聊了几句,朱高煦就把他们打发走了,同时下令,把这次抢来的银子分给所有兄弟和部下官员们,大伙皆是大喜。

众人走后,朱高煦独自坐在房间里陷入沉思。

燕王朱棣这次在真定之战看到了他的作用,果然画出史上最经典的大饼之一‘勉之,世子多疾’。

原历史上朱棣也纠结了很久才终于立朱高炽为太子,看起来好像真的考虑过朱高煦。

不过这会朱高煦和父王接触过后发现,朱棣特么的太腹黑了,没有啥事他干不出来。

历史上朱棣纠结一番,或许就是故意做给朱高煦看的。

或许他就是想要一个借口,而刚好解缙替他找了个好借口。

以朱棣的雄才伟略,他难道不清楚,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谁才适合当皇帝?

就像朱元璋为啥要选朱建允?

强大的君王们选接班人,通常喜欢温和与保守的。

因为平定天下之后的君王,必须要少折腾,休生养息。

这么想想的话,朱高煦感觉自己以后多半当太子没戏。

再想到将来可能被朱高炽的儿子弄死,肯定是不甘心的。

你不能想着自己以后只要不谋反,朱高炽儿子就会不弄自己。

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比较好,特别看着朱棣下令屠城之后,朱高煦对这些封建帝王们,更加的不满。

我不为了别的,为了天下的百姓,也得自己当皇帝。

朱高煦终于为自己找了个很好的理由,这天下,没有人比自己更适合当皇帝,也没有皇帝能比自己会做的更好。

第二天一大早,朱高煦召集了所有心腹议事。

军事方面还是让徐祥、韦达他们在营里看着自己的兵马,要多练骑术和射术。

财务方面更没什么问题,朝廷已经开始限制水道的运输,但陆路还限不住,毛信他们前期靠囤货大赚一笔,现在靠走私继续在炒货,朱高煦的钱是越来越多。

简单和大伙聊了聊,朱高煦打发走众人,又叫来沈济和他伯伯沈骏。

沈济手上有整套的梦溪笔谈,最早的是元大德九年(1305)年出版。

后史能见的也是这版的刻本,以其之前的各种版本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沈济这套能保存到现在,除了他们沈家保管的好,还用了上好的宣纸和桑皮纸。

全套书共三十卷,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医药、经济、军事、艺术等十个方面。

后代剑桥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称其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作者北宋人沈括,也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这套书前无古人,以后也只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能勉强和梦溪笔谈相比。

朱高煦见到沈济后也明白为啥后世只有元大德九年这个版本,因为明朝立国之后根本没有再版,满朝文武勋贵,都没有把套古书放在眼里。

就像保定府,很多官员都知道沈济祖上有沈括和梦溪笔谈,那又如何?还是把他降级使用,根本没人关注他的才能。

毕竟从封建皇朝来看,只有儒家学说才是治民和治臣的利器,其余的都可以斥成歪理邪说。

原时空没有我来到满城县,沈济一家也肯定全被杀死,梦溪笔谈也毁于一旦,只有别处的刻

本能用,不知那刻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