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2/3)

说是给黄母补补身体的。

黄俨身为王府大太监,母亲大寿收到的礼品不少,但基本都是金银财物。

只有朱高煦想到送了贵重的人参补品。

即便是郡王府,这种东西也不是随时都有。

黄俨打开看到时,非常的震撼。

母亲周氏知道后,长叹道:“高阳郡王诚心待你,你可千万不能做出对不起高阳郡王的事。”

“母亲放心,高阳郡王真心待我,我岂能害他。”黄俨动容道。

-------

京城皇城,武英殿。

年轻的朱允炆一脸严肃坐在御案后,双眼有点发红,看起来这两天睡眠不好。

大殿里寂静无声,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低着头,大伙表面看上去都很镇定,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脚,其实很多人内心慌的一比。

朝廷征调三十万精锐平叛,原本以为可以用摧枯拉朽般的速度横扫一切邪恶和背叛,没想到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真定城下惨败,丧师十万,主将被斩。

这丢的不但是十万大军,更是朝廷的颜面,和大明的安危。

不能再败了,几乎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

齐泰和黄子澄今天都没敢坐着。

此刻两人都站在下面,齐泰等了半天没等到皇帝说话,便微微抬头侧目。

皇帝一脸严肃,眼珠也不动,在看着武英殿的大门,也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他暗暗长叹,隐隐体会到皇帝的内心压力。

朱允炆毕竟还年轻,当初送耿炳文去江边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失落。

皇帝的承受能力,显然远远比朱棣差多了。

就在这时,齐泰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

他往左扭过头,发现黄子澄正在瞪着自己,然后向他使了个眼色。

齐泰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想了想后,只能硬着头皮道:“皇上,臣有本奏。”

朱允炆听到齐泰的声音,才缓缓回过神来,他的声音原本就不洪亮,这会也变的有气无力:“齐尚书你说。”

齐泰正想开口,外面有宦官跑了进来,他只能暂停。

宦官跑到皇帝身边低头说了什么,皇帝便道:“宣他们进来。”

外面马上有宦官高唱,宣魏国公,驸马梅殷、王宁进殿。

外面又同时进来几个人,分别是徐辉祖,梅殷、王宁。

加上大殿中原有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大殿里也就十个人不到。

朱允炆每次重要的事情,都是召集少数人就议定,有利也有弊。

利是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不然一件鸡毛小事,能在上朝的时候,争上三天两夜。

弊是很容易经过少数人的判断,就轻易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很显然,这次朱允炆召集的人有点多,黄子澄也没想到,特别还看了眼梅殷,大概没想到梅殷也会来。

朱元璋有十六个公主,十四个驸马,梅殷是朱元璋的二驸马,也是朱元璋最喜欢最器重的驸马,据说临终前还叮嘱梅殷辅助朱允炆,朱允炆原本很听祖父的话,想重用梅殷。

但黄子澄上来,第一时间就找个借口把梅殷从朱允炆身边踢开,省的他和自己争宠,这会再次见到梅殷,黄子澄心里一个咯噔,有点不爽。

就在黄子澄暗暗不爽时,魏国公他们都进来了,先拜见了皇帝。

徐辉祖起身的同时,刚说完谢皇上,马上又道:“俺就说那高阳郡王朱高煦凶悍勇猛,千万不能放走,真定之战,朱高煦一人连破三营,使朝廷大败,长兴侯身死。”

“当初若把他留下,燕逆等于自断一臂--”

刷,朱允炆顿时满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