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贤良师(2/9)
些黄巾军只是乌合之众,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流民,甚至还有老弱妇孺。
要击败他们很容易,只要在阵型被冲击乱前击杀一些人,就能震慑住后面的人。这些黄巾军可不是官军,官军又军令的约束,而这些黄巾军都是一些拿起武器的农民,想跑就跑了。一个农民逃跑,剩余的大部分就会跟着跑,而不跑的也只能无奈的跑,这时候官军就会在后面击杀跑得慢的,刺激他们跑得更快。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下面那些黄巾军的军心打乱,只要下面的黄巾军无心恋战,那时候城中的官军完全可以将下面的黄巾军击败,而一边倒的战斗自然不会在排列阵型了,分散开来的屠杀才是最有效率的。
一阵微风吹来,皇甫嵩看着远处随风摇摆的树枝突然有了主意。
黄巾军因为要包围住长社,而又不能处于城墙上弓箭手射程之内,于是就在远处扎营。而远处那么一处万人停留的地方可都是野草丛生、树木林立的,可没有人会闲的给远处的地方除草,因此营帐周围都是草木。
而黄巾军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人一多营帐就多。黄巾军都是些流民乞丐,在两军交战之时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这时候想着的就是往人多的地方凑,所以一片片的没有任何空地。
这时候若是加一把火的话,一烧就是一大片了!
想好了对策,皇甫嵩就准备返回与朱儁商议突围之事。
不过在离开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将领脸上也有些不安,就斥责道:“两军交战,本就是博弈之事,现在胜负未分,你如此模样是要扰乱军心吗?”
那将领听到皇甫嵩的斥责,忙说道:“大人息怒,我只见到城中士兵皆说敌军数倍于我军,敌寡悬殊,有些烦闷担忧。”
这时候周围的士兵也都看了过来,一些人说道:“大人,如今城外有大军包围,我军围困于此已有一月,该如何是好?”
看见有带头的了,其余士兵也纷纷出言询问。
皇甫嵩先前不敢斥责他们就是因为怕遇到这样的事,这些人要么是刚刚招募的,要么就是朝廷的军队,而他刚刚接手这些士兵,在士卒中没有威信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若这些士卒是他的家将,那怎么惩罚辱骂都不会有问题。而这些人本就只是奉命行事,如今又是危局,自然是又什么说什么了,你把他们带到危局之中自然不能奢望他们真心实意的拥戴你。
皇甫嵩等的就是这些人的反应,若是自己在他们发难前就告诉他们对敌之策,那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就是奉命行事,谁出的主意他们也不关心。如今自己回答了他们的问题,自然会在在场的将领中树立威信。
皇甫嵩笑了笑,说道:“用兵有奇变,而不在兵数量多少。现在贼人依草结营,容易因风起火。如果乘黑夜放火焚烧,他们一定惊恐散乱,我出兵攻击,四面合围,田单守即墨用火牛攻燕而获胜的功劳就可以实现。今晚我们就用火攻,给他们加一把火!”
在场的将领听到后,都觉得皇甫嵩是胸中有韬略,异口同声道:“大人英明”
皇甫嵩听后就离开了,此时还需与朱儁商议,两人配合下来才能完整的施行。这里的士兵可不都是皇甫嵩的,朱儁也带领了一大批的士兵。
皇甫嵩来到朱儁的门外,喊道:“公伟,我想到了对敌之策!快些开门!”
朱儁正在翻阅兵书,想找到一些以少胜多的案例参考,听到皇甫嵩的话后连忙起身开门。
“义真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皇甫嵩说道:“我观黄巾军安身之地多有草木,黄巾军人多,而营帐也都练成了一片,此时若用火攻必会引起混乱!到时候我们在趁势杀出,兵丁击退黄巾贼人!”
朱儁听到后眼中一亮,说道:“我却是没有想到,义真之才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