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九章 证据(求推荐票)(2/3)

木且冷静,休息过后,她带着秦绝去了殡仪馆,举办了一个极小的葬礼,目睹秦景升的遗体送进火化室,骨灰被装进漆黑的方盒。

二十几年前的新政策颁发之后,所有死者一律走火葬程序,且骨灰盒统一封存在当地墓园,蜂巢般排列,没有占地极广的墓穴和墓碑,仅在方盒的铭牌上镌刻着亡者的姓名、身份等基本信息。

每一位摆放着骨灰盒的小型墓室内都配备了微型摄像头,死者亲属可以通过国家研发的应用随时见到,即使相隔很远,也能在思念时隔着屏幕与离世的亲人说一说话。

据说新政策初次实行时遭到了较强的抵制,但几十年过去,切实解决了墓穴占地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烧纸钱等传统祭拜活动,减轻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也给予了身在外地的亲人子女线上扫墓的便利,长远来看益处颇多。

秦绝心里清楚,这些年来,江秋月也累了。

她被自己的观念束缚着,无限度包容着自己颓废在家的丈夫,曾经的爱情和亲情早被生活一点点磨光了,现在他死了,她没有太多的悲伤,甚至有一丝微弱的解脱感。

秦绝分析着江秋月的心理,慢慢的,她嘴角微微下沉。

江秋月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她认为自己还有一个儿子。

丈夫没了,还有儿子是顶梁柱,是她的信念她的支撑。

她们回了家,尽管江秋月状态很差,身心俱疲,但还是进厨房给秦绝做了晚饭。

晚饭是全素的,没有荤腥,秦绝基因优化后对能量的需求大,闷头吃了两三碗饭,江秋月看在眼里,眼神里是欣慰和喜悦,像在用眼睛记录着一个男孩长成强大男人的过程。

吃完饭,江秋月一如往常,没让秦绝进厨房洗碗,她对儿子是从小宠到大的,秦绝在家从没做过家务,在初中吃食堂之前,她甚至没端过盘子递过碗筷,连盛饭都不熟练。

在江秋月看来,这些都是女人的活计,也是女人的本分。她儿子将来是要做大事的,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折腾这些小鼻子小眼的事呢,多掉面子。

秦绝就像任何一个被惯坏了的儿子,倚在沙发上玩手机,听厨房传来母亲洗碗的哗哗水声。

门铃响了。

秦绝起身开门,来人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李警官。

他非常负责地告知了两位死者家属整场意外的来龙去脉,秦景升接到的电话属实是某个传销组织打来的,他不幸受骗,因心情急切而在驾驶途中坠崖身亡。警方已对该传销组织进行追踪,这个组织规模较小,成立时间也相对较短,不日便可抓获。

至于那辆路瑞37,经核实,因车内网络硬件多年未曾检修,系统久未更新,版本较老,在触发求援报警程序时设备过载而自爆,责任应由车主自行承担。

警方表示对死者的遭遇深表遗憾,同时因秦绝为案件追查提供了关键线索,还给予了她额外的信用点奖励与表彰。

真相大白,尘埃落定。

李警官最后说传销组织抓获时会及时通知到死者家属,但江秋月和秦绝的反应并不热切,他对此也有预料,只能安慰他们节哀顺变。

“秦同学。”

临走时,李警官看了一眼她,无声做了个口型:家暴证据。

秦绝微怔,点了点头。

这人看着不近人情,倒确实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罪犯,是个不错的警察。

也正好,有了这个小插曲,她接下来的行为就更符合逻辑,即使日后被人发现,前因后果也说得通。

秦绝考虑好了每一个步骤:她回到房间,从一个极偏僻的角落里翻出个纸箱,箱子里有一台巴掌大的摄像机,因为只使用过一次,尽管表面落了层厚厚的灰尘,功能和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