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国公立威(3/4)

:“安澜今日上这朝堂上走了一遭,依稀看出一点端倪,特斗胆对祖姑母说几句话,若说的不对,祖姑母要恕安澜年幼无知,不要怪罪。”

太后嗔道:‘这是什么话,有话就直说,什么怪罪不怪罪的!’

“是,”安澜便道,“安澜在这朝堂之上,现大臣们自恃年老功高,似乎对皇舅舅不怎么恭敬,动不动就一群人逼皇舅舅表态,哪里有一点臣子的姿态!皇舅舅金口玉言,说了他们就该照做才是。怎么情形倒像是反了过来。而且居然没有几个人帮着皇舅舅说话,简直是藐视君威,都该拖出去打板子!”

太后叹息一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儿年幼,先皇虽悉心教导,但毕竟经验不足,很多事情都要依靠大臣们多思量思量。他又一向尊老,免不了纵的这帮人越刁滑。偏祖姑母不好多言,只能让皇儿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不然,这后位又怎会这么轻易便给了虞家?”

安澜忙道:“祖姑母这样做,便是帮了皇舅舅最大的忙!”

太后看向她,有些不解。

安澜解释道:“今日在朝堂之上,安澜突然想到,皇舅舅之所以孤立无援,便是因为祖姑母您啊!”

“你说什么?”太后不悦。

“因为您大梁公主的身份。”安澜紧着补上一句,“朝中没有外戚,是利也是敝。”

太后想了想,没错,是这个理。皇上初登帝位,要与大臣争权,若是自己有娘家人帮衬着,那就容易多了。只可惜自己娘家虽强,奈何远水不救近火,根本帮不上忙啊!

“可是有皇后啊,皇后一家也是家大业大,怎么也没帮上忙?”太后又想到一点。

安澜冷笑:“公主和亲之事两年前便有了眉目,虞家又怎么敢全力帮扶皇上?万一皇舅舅大全在握,又有您偏向故国,皇后的位子还坐的稳吗,那岂不是给安乐做了嫁衣!”

太后眼前一亮,对啊,虞家的态度一直怪的很。以虞家的树大根深,要送给皇上几个心腹那还不容易,偏他们没有这么做,原来症结在这里,是怕皇位稳了后位不稳。

太后气道:“真是小人之心,皇后好好的,哀家怎么可能为了自家孩子想废就废呢!”就算她心里动过这个念头,此时也是绝不肯承认的。

安澜不动声色:“祖姑母心胸坦荡,奈何小人难免戚戚。所以,安澜以为,他们是在观望,看安乐进宫之后,祖姑母和皇舅舅的态度。”若果真有偏私之举,你这皇帝还是继续憋屈着吧。

太后看向安澜,眼神中充满感激:“还好你提醒了祖姑母,不然,日后但有一点疏漏为人诟病,恐都会让虞家人多心。要不还是娘家人贴心呢,这个道理这么简单,祖姑母是身在局中看不透,可身边之人也没个提醒的,唉……”

安澜忙谦虚道:“这偌大的后宫都要祖姑母操心,您又没亲上过朝堂,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欺负皇舅舅,难免没往这方面想。安澜也是看到众人都指责安澜,却只有皇舅舅一人愿意帮安澜才突然想到的。”

太后握着安澜的手,心里开始寻思,这先前的许多想法都要改改了。故国再好,却不能保证她们母子在大周日子过得顺遂,所以也只有先站稳脚跟,再徐徐图之。只有,先委屈安乐了。

太后叹息连连,安澜贴心的说道:“祖姑母可是怕怠慢了安乐?”

太后点头:“是啊,她是我们大梁的金枝玉叶,为了两国百年和睦,远离故土,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大周,能依靠的也只有祖姑母这一个亲人,本来还想着好好补偿与她,可是,唉……”

“祖姑母,这就是您多想了,身为公主,为国远嫁,是她的荣耀和责任,您当年离家,远赴大周,又岂知今日尊荣?不过是为了大梁勉力为之。皇舅舅能有今日,是您辛勤培育,教导有方,这一切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