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0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这章后半部分写的贼精彩!七千字章)(2/7)

的不费吹灰之力。

他更想不到的事,此事的善后事宜比查案过程难得多!

他吩咐刘锦文:“你看看这本《王天官传》中,细数数有多少大逆不道之言吧!”

刘锦文仔细的看后,大喊一声:“刘文泰害我!二位大人,他来找我时,给银子很痛快,又是远房堂亲。我就没留意内容,让下面人抓紧印了。”

杨一清吩咐他:“跟我们去一趟刑部。”

进了刑部,杨一清没给刘锦文上刑。刘锦文是个规矩的生意人,供认不讳,在供状上画了押。

常风看过供状,长舒一口气:“刘文泰参劾王部堂的罪名有三。只有第一条诽谤先皇有实证。”

“有这份供状在手,足够替王部堂洗刷冤屈了。”

杨一清道:“没想到这刘文泰这么蠢。丝毫不知掩饰。”

常风附和:“没错。刘文泰就是个愚蠢的小人。走,我领伱进宫面君!”

杨一清听后一脸激动的表情:“面君?能否容我换上朝服、梁冠?”

杨一清为官十九年,从未得到过单独面君的机会。

面君对于常风来说是家常便饭。对于杨一清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常风道:“好,我等杨主事。”

大明最正式的官员着装是穿朝服,头戴梁冠。

梁冠颇为讲究,公戴八梁;侯、伯、驸马、一品官戴七梁;二品官戴六梁。依次递减。

杨一清是正五品,戴三梁冠。

杨一清洗了脸,换好了朝服、三梁冠,收拾妥当,来到常风面前:“劳烦常镇抚使带我入宫。”

常风看了看杨一清。心中暗笑:杨老兄换上朝服、梁冠,还是比虎子难看啊。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话在杨老兄身上不管用。

二人进了宫,来到了乾清宫大殿面君。

他们跪倒在弘治帝面前。

弘治帝是第一次见杨一清。他命道:“杨一清,抬起头来。”

杨一清这一抬头不要紧,吓得弘治帝一缩脖儿。

弘治帝察觉到自己在臣子面前失礼了,只能从言语上找补:“啊呀,杨卿真是奇人异相。”

不愧是大明天子。情商就是高。

低情商:长得比狗还难看。

高情商:奇人异相。

杨一清道:“多谢皇上夸赞。”

一旁的常风强忍住笑:皇上哪儿是夸你。

此番查办弹劾案,杨一清是负责人。常风只是在名义上跟随他观政。

杨一清禀报了此案的来龙去脉。

弘治帝听后点点头:“果然是栽赃。我就说嘛,老王恕不会干这种糊涂事儿。”

“杨一清,你们刑部立即缉拿刘文泰。跟都察院、大理寺会同审问清楚,定出罪名。”

杨一清叩首:“臣遵旨。”

弘治帝有些好奇:“杨一清,你是哪年的进士?”

杨一清答:“臣是成化八年殿试三甲第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

弘治帝差异:“为官十九年,还只是郎中?”

杨一清苦笑一声:“禀皇上。臣不长进。”

常风替杨一清说起了好话:“皇上。当年殿试时,本来先皇御览文章后,给杨郎中定的一甲第二。”

“后来殿前回话,因杨郎中奇人异相。先皇将他定在了三甲九十五。”

弘治帝心中了然:原来是因为长相丑陋导致科举、仕途不顺。

弘治帝有意考考杨一清。问:“你在刑部主管北直隶刑名。你认为北直隶刑名有何可取之处,又有何不足之处?”

杨一清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对答如流。在短短一刻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庶女医妃飒翻天 娘子回家吃饭 怪谈游戏设计师 美女的王牌特种兵 玄学大佬穿进豪门真千金后成团宠 开局就是一百亿 纯阳剑仙 阳光正好 福运娘子重生了 清穿之影帝重生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