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03章 举世无双的藏品(2/3)

而澄澈,仿佛天地之间最纯粹的净土,于指尖轻轻抚摸时,釉层晶莹细腻如脂似玉,那滑润触感恍如婴儿娇嫩的肌肤,从手心蔓延至心间,留下难以言喻的温润之美。

从器颈至足墙之间,可见纤巧缜密的莲瓣纹、缠绕灵动的卷草纹、和饱满一致的回纹,它们彼此呼应,彼此呼吸,犹如流水轻吟,风拂枝叶。

壶流根部的菱式开光与执柄上的缠枝莲纹更是不遑多让,其设计之精妙仿佛是一场艺术与匠心的默契舞步,整个器型犹如活物般充满生命力,每一细节都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从纹饰还是造型上看,这件器物都绝对无懈可击,如此完美之物,直叫人屏息凝视,凝聚心神,只怕错过任何一分一毫的美。陈阳的目光在壶上久久停驻,心绪纷乱。

陈阳将壶放在桌面上,动作比平时更加缓慢且带有一丝凝重,仿佛生怕多用了一分力就会伤了这件精美的器物。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嘴唇微微抿起,紧皱的眉头显示着他内心复杂的情绪。

接着,他退后了两步,像是在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眼前的宝物,目光如炬,带着隐约的兴奋与一丝担忧。两只眼睛紧紧盯着执壶,似乎这个小小的物件里藏着通天的秘密,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连身旁的温洪轻微的呼吸声都瞬间被屏蔽了。

陈阳这一连串反常的动作让温洪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既好奇又疑惑,自己也算见多识广,也见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古董老板,但像陈阳这样退后两步远远观察器形的举动,他还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

从整体造型来看,执壶像一颗精雕细琢的巨型梨子,壶颈纤细如春柳,微微外撇的壶口似迎风绽开的花瓣,腹部则饱满圆润,宛若初夏果实悬挂枝头,透着难以名状的充实感。

壶流从肩部自然延展,犹如一条蜿蜒的溪流,轻盈却不失力量,与执柄微微弯曲的弧度相互映衬,似舞者轻柔伸展的手臂,线条间渗透出一种和谐的韵律。

整体的造型仿若天工造物,毫无一丝多余或欠缺,让人目不转睛,仿佛窥见了时空穿越中的工匠灵魂。

又观察了片刻之后,陈阳深感欣慰,脸上难掩隐隐的兴奋之色,他暗暗屏住呼吸,为了不让情绪外露,又特地深呼了一口气,生怕自己过于失态,内心深处却难掩自喜,激动地感叹:这次可真是捡到大漏了!

明永乐御制青花云龙纹执壶!永乐重器,传世孤品,奠定明代御瓷龙纹基础,诚皇权象征的极致。

这件执壶,是一代船王兼地产大亨赵衍的旧藏,作为一个传说般的艺术收藏家,他被称为那个时代的瓷器之王,几乎每一件收藏品都拥有着一个动人心弦的传奇故事。

七十年代,他虽然以一副低调从容的外表示人,却热衷于将华夏古瓷的瑰宝传播到更广阔的艺术领域。他以赵衍家族基金会及华光典藏的名义展出了他收藏中的部分珍品,每一场展览都俨然像是一场艺术盛宴,引得无数国际藏家与古玩爱好者趋之若鹜,他们用“烧制于窑,冠绝于世”来形容赵衍的藏品。

八十年代,赵衍决定以更具历史意义的方式将自己的收藏留名后世,他精心策划了赵衍珍藏专场,以无与伦比的稀珍藏品掀起一阵鉴赏风暴。专场拍卖会满目琳琅、龙争虎斗,每一件藏品的出现都伴随着场内的低声惊叹,直到炽热的掌声将空气点燃,这足以看出赵衍藏品的分量之重!

1986年与1987年,是苏比华夏艺术拍卖史上的里程碑,港城苏比仅用了两场专拍便彻底奠定了其在艺术市场中的霸主地位,而这一切背后,都离不开赵衍那些光芒四射的藏瓷,多少传奇的故事都在叙述着它们的双璧之辉。而眼前这把执壶,更被拍卖图录封套特别选中作为焦点拍品,承载着亘古不灭的王者之气。

1987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美漫之大冬兵 鬼妃不好惹 校园重生之特工归来 无限之诸天轮回 李洛姜青娥 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 奇门医圣 朴实农民 最强小农民 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