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70章 任老出手了(2/3)

期盼。”

他又将橡胶棍指向“新安汪旧游赏心真迹”的印章,“而这枚‘新安汪旧游赏心真迹’则是汪先生的鉴赏印,表明这幅画作曾经被他收藏过,并且是他真心喜爱之物。”

陈阳继续解释道,“汪律本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眼光独到的收藏家。他尤其喜爱收藏古代名画,并且对书画装裱极为讲究。”

“后来,汪先生带着他珍藏的书画,进入了沪上地皮大王程霖生先生的‘遂吾庐’。这‘遂吾庐’啊,可不是一般的住所,它更像是一个私人博物馆,里面珍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

陈阳的语气中充满了羡慕,“据说,‘遂吾庐’内的藏品,每一件都经过精心的装裱,规格严谨,尤其是画轴,更是全部定制,极尽奢华。”

“既然知道了遂吾庐是怎样一个地方,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的装裱!”

这幅画作的装裱,选用一整根紫檀木作轴,色泽深沉近黑,入手沉甸甸的,像握着一块吸饱了墨汁的古玉。陈阳伸手指向轴头,冰凉的触感中,隐隐透出一股岁月的温润。

细看轴头两面,竟镌刻着“程龄孙特健药”和“遂吾庐”的字样,刀锋犀利,笔触遒劲,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签条上“遂吾庐藏”几个字映入眼帘,字迹飘逸洒脱,却又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威严,不用说,定是程氏的手笔,看到这几个字,就能感受到他收藏这幅珍品时的欣喜与自豪。

到此为止,这幅松下高士图整体全部鉴定完毕,陈阳提议跟众人提了一句,如果知道一幅画由名人收藏过,那一定要注意装裱,毕竟名人收藏之字画,装裱一定不俗,这也是字画最容易打眼的地方。

陈阳轻轻放下手中的橡胶棍,他转向谢明轩和柱子,眼神示意,两人立刻心领神会,小心翼翼地将画作卷起,如同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陈阳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各位,现在,请允许我隆重介绍这幅旷世奇作——陈洪绶的《松下高士图》!”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了感染力,“这幅画,笔墨苍润秀俊,每一笔都蕴含着仙气;线条流畅凝练,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设色古雅纯净,宛如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境界开阔新奇,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更重要的是,”陈阳压低声音,故作神秘,“这幅画,可不是一般的陈洪绶作品!它,丰富了陈洪绶早期人物肖像画的品类,为后世研究其早期绘画及绘画风格的嬗变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他双手抚着桌面,环顾了一圈,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幅松下高士图,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市场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他再次提高音量,“收藏来源可靠,流传脉络清晰,原装原裱,品相完好,简直就是一件铭心绝品!”

陈阳用手轻轻抚摸着画卷,“历经几十载,仍然保持原装原裱,除却轴头画心完好,奢华沉敛之气丝毫未损,这,难道还不够难能可贵吗?”

最后,陈阳深吸一口气,双手扶在桌面上,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众人,“1994年,也就是前年,京城加德秋拍上,王时敏和陈洪绶等人的《清初名家书牍》,仅仅是几封信,就拍出了35万元的高价!”

他停顿一下,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各位,你们想想,仅仅是几封信,就能拍出如此高价,而这幅保存完好的《松下高士图》,它的价值,将会达到何等惊人的地步?!”

陈阳拿起小锤,在空中挥舞了一下,“现在,我宣布,明陈洪绶《松下高士图》,起拍价三十万,每次加价五万,开始竞拍!”

清脆的锤音在房间内回荡,如水滴落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一个个号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