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零六章 中国的,世界的(2/3)

辉次郎就很喜欢中国电影,尤其是原声电影←能从这些电影中感受到中国的过去和现代∪其是中国电影界拍摄的诸多现代电影,用中国的发展来对比日本——虽然日本不管南北,这些年国家和民众的日子都优裕的太多太多了——但比之中国那巨大的差距,总是让他痛心不已』后这股心痛又会化作巨大的动力。

北辉次郎对中国非踌悉,也十分推崇中国的政治,可是他上次来中国还是在192年∏一年东京日本政府辖区内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关东大地震,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都受到了天谴一样的毁灭。大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高达60亿日元。

在这样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西南日本也不能不伸出援手来,当然日本人那是更要指望自己的中国来帮助∠北日本自从分裂以后第一次组成了联合代表团前往北京求援,北辉次郎在北京呆了一个月,那以后他就再没有到过中国。

192年的中国刚刚赢得了那场夺取世界霸权之战的胜利←个中国都处在战争红利的强烈刺激之下,经济异常的繁荣,城市居民比例从战前的5%,迅速跨进了45%+,进入50俱乐部指日可待。

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在北辉次郎的印象里面,中国一些大城市现代化建筑是多了些,却也未必比东京、长崎更加繁荣,反倒是普通的乡间比日本农村要进步许多。北辉次郎在中国的那一个月里,到过河北的一些府县乡村,亲眼看过中国的农村。对比日本乡村的贫困,中国的农村不仅人的精神面貌和穿着胜过不止一筹,住房也普遍是高大的砖房,每个村子里还多多少少有几幢两层、三层的楼房,而且中国农村的机动车数量远不是日本可比的$村之间的道路,至少在主干道上,都有休整,一些路面更是铺上了柏油或水泥。

那个时候北辉次郎对于中日之间的差距认知很清晰,中国人的中产阶级【贫困线以上】,是远远超过日本的,贫困人口肯定还会有,但在整体国民中的比例要比日本的多的多。

联合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贯彻的政策,中国之大发展完全可以理解成一场消除贫困人口的大运动。

如此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即便将中国缩成一个日本,其国力也远远超过日本。

可是这次到中国,北辉次郎一行不是直接在天津登岸的,作为西南日本的代表团,他们在上海登岸。大上海,大魔都,作为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广州虽然有南洋的力量汇聚,也终究掩盖不了上海的锋芒≡从19世纪末确立了中国第一经济中心之后,这一宝冠就再也没从上核手中丢失。而且很快的上海府总人口也超越了广州,时到今日这里已经人口超千万,是整个东方第一都市!

20年代的天津和始终濒着古老气息,原城中心——旧城,几乎不搞拆迁的北京城,怎么可能与代表中国现代化都市形象的大上亨比呢—是那时的北辉次郎能够到上邯一转,他心目中‘中国大城市未必比东京、长崎更加繁荣’的想法就会被彻底的打消。

那一别中国之后,北辉次郎再没有来过中国,他对中国的所有印象全部来自电影和报纸,或是周边朋友下属们的言谈。而报纸和电影上的中国城市、乡村,很少有不好的,而且中国比日本先进,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这次西南日本的代表团依旧选择从上弘境。对比东京日本在天津登岸,西南日本的老线路就是打上弘境∠海从19世纪晚期就是远东工商业产值最大的城市,再次到了这座城市之后北辉次郎被骇住了∠海港口经过了大规模的扩建,与以前相比大大不同♀里跟北辉次郎印象里的天津港口完全不是一个层次,长崎这座西南日本最繁华的港口城市对比上海港来也变的那么渺。

对于上衡样的大城市而言,全世界都知道的东方第一港口,甚至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