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40章 捷报(2/2)

,更重要的是,战争胜利往往会代表更多的利益,对给底层民众画饼有很大帮助

崇祯每日关注报纸,看多了报上那些语气激昂的评论,他也生出一个彻底平辽的想法,然而户部尚书李待问给他扑了一盆凉水。

他言道,辽东聚兵二十余万,每日粮饷消耗极大,户部的钱粮已经被前线耗尽了,要是再强行征收赋税,只怕直隶百姓被逼的造反。

崇祯慢慢的恢复了理智,他何曾不明白大明现在的处境,整个北方都被打烂了,财政更是一塌糊涂,只能靠江南了。

消息传到南直隶,各府州县鞭炮彻夜不停,一大群说书人更是连夜写稿,编出锦州大战的数十种版本,把天武军捧上了天,即使说书人吹的再玄乎,每日听着依然如潮。

天武军家属们更是扬眉吐气,让邻里羡慕。

.......

清军自锦州失利,开始全线撤兵,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以及外藩蒙古诸部,皆退往大凌河。

大凌河上,到处搭建着浮桥,络绎不绝的八旗大军源源不断的往河岸撤退,连南岸的大凌河诸堡都放弃了。

皇太极躺在龙辇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帘外的大军渡河,只见八旗军个个垂头丧气的,一些被抢救过来的披甲兵躺在车上被颠簸的大喊大叫的。

被铅弹打中的那种痛苦难以用苦涩难懂的满语来形容,清军营中缺乏医疗兵,医疗还落后,大多受伤的八旗兵只能在嚎叫中流失生命力,饱受痛苦而死。

大败而归,八旗军气势全无,那些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诸部更是一路抱怨旗中伤亡太大,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要皇太极为他们部落补充粮草人口。

巴林部的首领塞布腾郡王甚至大嚷道:“我巴林部要回漠南,重新考虑与大清的关系!”

若是在平时,有哪个蒙古部落敢公开说出这种话,那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不过现在,那些高高在上的清国王公大臣们居然一个个装聋作哑,没有一个人上前呵斥,连皇太极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充耳不闻。

清军的大举撤退,一直受到龙骧夜不收的严重关注,朱慈烺在锦州城召开了盛大的军议,主张继续渡过大凌河,继续追击,打到盛京。

喜欢回到明朝当大帝请大家收藏:(.sodu777.)回到明朝当大帝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