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火种计划以及希罗克达上市(1/5)
一月末,春节期间,昔日热闹的深城显得平静了下来。
大量的人们已经各自返回家乡过年,这让深城这个移民城市显得空荡荡的。
智云集团也不例外,毕竟智云集团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也是需要回家过年的。
但是一些外籍员工用不着什么回家过年,大多会从趁着这个假期进行游玩。
智云集团总部的员工们来自全球各地,除了国人为主外,还包括了一部分来自其他国家的一些技术专家。
作为一家世界顶级的跨国高科技集团,智云集团在管理型人才上的选拔基本都是国人为主,至今都没有出现过外籍的副总裁集团的高管,只是在海外分公司里拥有一些集团执行副总裁级别的高管,但也不多。
然而在技术性人才的选拔上,则是采取海纳百川的方式,广泛招揽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人才,所以智云集团的里的技术团队虽然还是以华夏人为主,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不少外籍技术人员。
尤其是海外的研发中心,外籍技术人员的比例是相当多的。
毕竟智云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小二十多个研发中心,其中的不少海外研发中心规模也非常大。
如主要负责软件系统以及智能终端在欧洲适配任务的巴黎研发中心,负责部分储存芯片研发的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然后还有在莫斯科的数学应用研发中心,位于印度孟买的软件研发中心。
位于新加坡的软件适配以及半导体研发中心。
这些都是规模比较大的研发中心,也承担着智云集团里不少的研发任务。
此外还有在各地区,各国里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研发中心,主要承担智云产品或服务的本地化适配的研发任务。
智云系列手机以及附带的各种软件服务,那可是面向全球的,想要把手机卖遍全球,就必须尊重当地的一些文化习俗,乃至使用习惯等等,这些东西在智云集团总部里搞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都是让海外的研发中心来负责的。
智云集团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其研发体系也是遍布全球的,并不是说只有总部园区这么一个研发基地。
毕竟智云集团里的全球雇员,排除智云微电子这家制造企业外都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万人,哪怕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华夏人,但是依旧会有不少的外籍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还有很多海外的低级别外籍员工,并不算是智云集团的员工,而是属于合作公司,或者是劳务派遣的员工,如果把这些底层外籍员工都算上,那么智云集团的员工数量还要更多。
这样的一家企业,外籍员工的数量其实很多。
哪怕是人工智能研究院这种核心技术部门里,也存在一些外籍的顶级专家,比如来自俄罗斯的数学家,来自美国的算法工程师,甚至连印度人都有……顺带一提,印度的人才还是挺不错的。
这是因为印度那边的教育体系比较特殊一些,他们注重的是高等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资源投入非常大,反倒是在基础教育投入上非常少。
但是印度理工学院这些顶级学校里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在印度当地却是无法获得适合的工作机会……当地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太拉跨,待遇也低,所以印度的精英人才们一般都会选择出国!
印度理工学院里排名前一百的毕业生里,绝大部分都会出国……然后一辈子都不回去,妥妥的为他人做嫁衣。
而这些出国的印度精英理工人才们,很多都会选择加入那些高科技企业,比如在硅谷里就能够看见很多的印度工程师,不会比华夏人少多少……在硅谷里,华夏人工程师和印度工程师那都是一个团队里的标配,都快要变成刻板印象了。
智云集团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