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以拖待变(3/5)
太夸张了,敷衍几句都不屑吗?>
“各位情绪不高,不知何故?莫非觉得本官年轻,不愿相助?”>
年老者多沉稳,都沉默不语,一个年轻武官站起来说道:“柳协理,咱们这些人平时在府中便不得用,如今丢给大人也只当是丢了麻烦罢了,今后更无前途可言,如何能高兴?”>
贺铭伟年近三十,袭了父职,原是个把总,因得罪了人,被调入节度使衙门清闲度日。>
柳湘莲当然知道邹文盛肯定会架空自己,可他们也不必如此直白罢?就这么瞧不上我?>
“诸位是不是都以为,跟随本官没有前途?”他问道。>
贺铭伟破罐子破摔,毫不客气道:“难道不是?大帅的意思,只我们几人给柳协理用,其他人是指挥不动的。手中无人,又如何行权做事?若不做事,陛下又岂会容忍?历任协理戎政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另一个花白胡子的文员,叫袁世杰的,摸着一缕山羊胡,用过来人的口吻叹说道:“柳协理,下官在节度使府待了几十年,也曾见过几位协理戎政,做满三年的一人也无!高升的一个也无!反倒是罢官、受袭、乞休……全都没个下场。柳协理年纪轻轻,前途远大,何必蹚这滩子浑水啊!”>
柳湘莲请他们进来本是想打探些消息,见他们暮气沉沉早已认命,更对自己心怀怨气,好像是自己拖累了他们,谈兴顿消,不客气的挥手让他们退了。>
闭门细思,从何处着手应对。>
他的总体思路是“以拖待变”,可是如何拖呢?>
要稳住永隆帝,就必须做出成绩来,但这成绩又不能太大,以免过于得罪人,万一受了围攻,不容易应对……>
“十二团营、十二团营、……”>
柳湘莲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想着到底如何措手。>
李原生如今又成了他的护卫,见他心绪不宁,愁眉不展,便问道:“大人,可是为练兵心烦?”>
“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看到李原生跃跃欲试,柳湘莲便知他有想法。>
这也算病急乱投医了,他是官都不清楚,李原生可从不想这些事的。>
李原生毫无自知之明,信心十足说道:“其他的原生不知,单就练兵来说也没什么难的。只要是健康无残疾的年轻人,管他底子如何,最多半年准能操练出来。咱们这些兄弟人数虽不多,但可以一拨一拨慢慢练嘛!”>
“一拨一拨慢慢练……”柳湘莲默默念了几句,顿时被点醒。>
此前一直将京营视作整体,便觉无从着手,可如果只改造一营呢?比如将柳芳的奋武营练成精锐。自己和他缓和关系,不就是想着能有所助力么?>
只练一营的好处便是阻力较小,可以想办法化解,哪怕付出些代价也无妨。>
一旦有此成功案例,便可提出十二营团“轮训”,假若每个团营轮训半年,十二团营就是六年!>
自己本就没想完成京营整饬的任务,慢慢耗下去便是,谁知往后会发生什么事!也许早就天下大乱了!>
永隆帝或许不满,但也没道理责罚自己——要么许我慢慢练,要么另请高明。>
倘若真以整饬奋武营为目标,又该如何做到?柳湘莲寻思起来。>
京营诸弊的根源,一是将官只顾谋取私利,二是驻扎京都,被权贵左右。>
想要整饬一营,便需官兵分离、内外隔绝!>
目下唯一之法,便是异地封闭集训。>
远离京都,营地封闭,最直接的效果便是断绝占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