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寿(2/3)
能一睹真容,顺便沾沾福气。>
可惜大家很快就失望了,老人不过就是个平平无奇的老人而已,驼背、干瘦、须发皆白,穿着从城里买来的寿星服饰,但气质上还是一个地道的农村老头。>
如果说真有什么特异之处,那就是他的精神还算不错,和那些八十多岁、九十多岁的老年人差不多。>
梁霄和李子瑜也在看。>
不同的是,梁霄的眼神带着几分复杂,而李子瑜眼里则是好奇更多。>
梁霄还记得当年他来到冯家给冯云蔚当老师那一年,眼前这位殷东子老人,不过是个八岁的毛头小子。>
毛头小子都喜欢当跟屁虫,八岁的殷东子也不例外,喜欢跟在十六岁的冯云蔚后面转。>
而冯云蔚是个没什么架子的人,这小毛头跟着,她也不介意。>
所以刚开始那一两年,梁霄时不时就能看见他的身影出现在左近。慢慢就混熟了,有时候梁霄上课,还会让他坐下来旁听一段。>
再后来,冯云蔚出名了,和梁霄一起离开大山,走进了城市,和殷东子的见面次数就骤降了。>
之后的七八年里总共就见了一两次,还都是匆匆一别。>
再之后冯云蔚出事,梁霄处理完后事之后,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旅程,和殷东子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
就连去年回来,梁霄也并未上门看望过对方。>
毕竟身份已经变了,再上门也没什么好说的。缘来而聚,缘尽而散,再正常不过的事。>
大堂里,老人出来之后,对着所有人挥手致意,接着在寿星公的位置坐下。>
殷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出面讲话,感谢所有来宾,接着又是县里领导致辞,还有仪式,外面锣鼓喧天的,等这一阵过去之后,终于来到了梁霄喜欢的开饭环节。>
还好,能坐进屋里的都是有点身份地位的,没有出现菜一上桌就直接往怀里揣的情况,梁霄可以慢慢品尝。>
主桌那边一阵觥筹交错之后,慢慢进入了聊天环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要是听殷东子老人讲,其他人竖起耳朵听。>
这就是李子瑜最爱的环节了。>
只听老人用怀念而向往的语气说道:>
“我年轻那个时候啊,时代是不好,可是冯家人的心好啊,这山上山下十里八乡,有多少人都是跟着冯家吃饭的,那时候别的地方年年饿死人,我们这儿一个饿死的都没有……”>
“冯小姐也是好人啊,我那时候就是一个放牛娃娃,冯小姐让我跟着老师学知识,涨了不少见识……”>
“还有梁老师,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啊,冯老爷花大钱从省城请来的,留过学,会唱西洋歌,我现在还会几句,我给你们唱唱……”>
只听老人啊啊啊啊的唱了几句,歌词这些那些的,没听出来唱的什么,反正不在调上。>
不过大家都热烈的鼓掌,毕竟今天人家过寿,哄老人开心嘛,大家都会。>
掌声过去,老人又接着讲,说着说着就情绪激动、老泪纵横起来:>
“老天爷不公啊,冯小姐那么好的人,却死得那么早,梁老师出去找了两年,尸骨都没有找回来。后来梁老师也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周围人赶紧劝,都是一百年前的事了,咱不说了不说了,说点开心的。>
大家都怕啊,这么大年龄,身体条件在那摆着,要是情绪激动一口气没缓过来,喜事就要变成悲事了。>
老人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