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_0174暗流涌动(2/3)

睡觉等等种种生活技能,他一样都不会。

司马道子这样的皇帝自是无比放心的,所以在他登基的第三天,就理所当然地将自己升任为太傅、扬州牧,赐黄钺。

著名的墙头草王国宝同志果断见风使舵,再次投向司马道子;后者则完全忘了当日的“一刀两断”,竟投破天荒地给他兼了一个重要职务——后将军。

后将军的职务相当于禁军系统中的第二等,其上面还有一个领军将军王雅,司马道子安排王国宝当后将军,就是为了架空上面的王雅。

江左朝中的政治权利,大致可以分为民事权和兵权。

民事权是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权等一系列权力;兵权则包括领兵、征兵、调兵权及物资征调权等一系列权力。

民事权一般归属于相权,兵权却掌握在国家领袖手中,这和后世一样,国家主席必是军委主席。

东晋的国家武装力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驻守都督区军,也就是驻防的各大军区和重镇的护军;二是禁军,即皇城禁卫军和京城守军。

东晋全国可分为八个都督区,即扬州、荆州、江州、徐兖、豫州、交广、益宁雍梁、会稽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王恭掌握的拥有七万人数的北府军,其次是殷中堪都督的三万荆州军,还有庾楷都督的一万豫州军,其余各镇不过几千人而已。

王恭和殷中堪是司马曜的心腹,他们此时掌握的地方武装力量,明显是优于司马道子的。

禁军的力量,却几乎全部掌握在司马道子手中。

东晋初立时,禁军的数量只有三万余人,随着司马曜帝权的强大,京城的禁卫人数达到了五万人。

司马曜亲近的大臣王恭和殷仲堪都在地方,已升为领军将军的智囊王雅却是独木难支。

因为司马曜死得太突然,王雅未被顾命,所以此时也只是谨慎沉默而已,无论什么事都是一言不发。

王雅出自东海王氏,是三国时曹魏司徒王朗玄孙、卫将军王肃曾孙、后将军王隆之孙、大鸿胪王景之子。

他喜欢接近下人、敬慎奉公,司马曜因此给了他很高的礼遇。

司马曜担心百年后皇室会倾覆危亡,就选了当时有名望的人担任屏藩之臣,将要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时,先去咨询王雅。

王雅道,“王恭风度简傲高贵,神情方正严肃,已居有外戚的贵重,承当着亲贤的寄托,然而他禀性严峻狭隘。不能容人,有自以为是的操行,没有守节的心志。殷仲堪虽然在事上很谨慎,以辞义理著称,也没有大器量,而且才干和谋略不足。现在天下无事,他们足可以完成职守,如果国家有什么变动,他们必定成为祸乱的起因。”

王恭,出身太原王氏,是老好人王蕴之子,皇后王法慧的兄长。

王恭是有名的美男子,时人称他“濯濯如春月柳”,虽志大才疏,但“少有美誉,清操过人。”

殷仲堪是故吏部尚书殷融的孙子,清谈家殷浩的堂侄,他学问出众,著有集十二卷,清廉俭朴,以道德章知名。

司马曜认为他们是有名望的杰出人物,以为王雅是嫉妒他们,所以就没听他的意见。

司马曜驾崩后,王恭从京口赶到京城,参加了他的葬礼。

进京之前,有人劝王恭乘机率军诛杀王国宝;但他认为司马曜的死太突然,且没有太大把握做成此事,又不敢独自承担造反的罪名,所以犹豫不决。

此时王珣来访,他也认为王国宝罪恶未彰,觉得应该等到所有人都讨厌他时才顺应人心诛杀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大义之名。

听了王珣的劝告,王恭笑着,“你现在越来越像胡广了。”

王珣摇摇头,“王陵因在惠帝面前争执,陈平经常在一旁谨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