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_0201梅岭的战略性地位(2/3)

我记得那时候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那时候选用石炭作为料的确是不二选择,可现在对石炭的要求应该没有这么迫切了吧?所以我有点看不明白,你现在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好几万的人力来开采这石炭,这不是有点......浪费资源了吗?”

“是浪费资源其实也不为过,雇佣三万余人采煤,就算花费在每人身上只有一贯,也得开销三万多贯,这还不算他们的伙食费。但我刚开始将他们雇到梅岭时,也有为叔祖父分流灾民的意图在内,我会找他算账的。”范二点点头,到此时不禁一笑,又继续道,“其实这个石炭,也是熔炼铁矿石不可或缺的材料,所以我才会这么急切地将这座梅岭铲平;不过你的建议很不错,现在也是将这些人遣散的时候了。”

范二话音落下之后,刘穆之和甘纯便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两人对望了一眼后刘穆之又将手放了下来。

甘纯用眼神对刘穆之道谢过后,便对范二道,“既然主公认为梅岭的那些工人可以遣散了,而三江源的工程也将近尾声,我们货运队是不是也该重新起航了?咱们以前囤积的粮食现在已没有多少,而豫章似乎并没有产铁矿石的地方.......”

甘纯所言,正是范二挂在心上的问题,也是他这次召集他们真正要讨论的。

但他想着刚才刘穆之也举了手,所以只是对甘纯点了点头,便转向了刘穆之,并示意他先将问题提出来。

刘穆之随之道,“梅岭离赣水很近,铲平之后离豫章城也只有几里之遥了。我的意思是,咱们要不要加固那儿的邬堡,将其建立成新的根据地?”

梅岭相当于《愚公移山》中的太行、王屋二山,因为范二要采煤的缘故,它已被三万多灾民彻底平掉了;这样一来,从赣水到豫章的距离大大缩短了。

以前需要走三个多时辰的水路,现在走陆路只需要半个时辰了;如果以梅岭为跳板,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向豫章出兵的话,的确是十拿九稳的事。

梅岭的战略优势,不容忽视!

范二一下就明白了刘穆之的真正意图,当即称赞道,“道民的想法很有建设性。咱们现在占据的三江源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三江源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很适合工业生产,而且易守难攻。却也有交通不太便利,对豫章城无法形成威胁的缺点。那咱们就在梅岭建立据点吧,咱们可以在此练兵,同时建立粮仓,到时候留下几百个人加固梅岭的邬堡吧。”

对刘穆之和范二一致认为在梅岭建立据点,众人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他们心中有的,仅仅是叹服和激动罢了。

在座的没有不知道范二所图的,他们在豫章城外聚齐起几万灾民之时,便有了别样的心思。

当灾民离去之后,他们有失落,也有庆幸。

失落是因为范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起事的机会,庆幸的是日子还能继续平静地过下去。

这事过去之后,他们的心中又难免有种错觉,认为天下大乱也不是那么容易赶上的;直到听了范二和刘穆之的布局时,他们才再次意识到乱世降临。

跟在范二和刘穆之这等有远见的人身边工作,还有什么比这更幸运的呢?

范二扫了一眼众人,又继续道,“接下来,咱们还是讨论虎头刚才提出的问题吧。刚才我也了,为了赢得粮价之争,我命道民拿出了可以拿出的所有,这当然也包括咱们囤积的粮食。因为天气的缘故,豫章郡今年的粮食肯定是歉收的,到底欠多少呢?至少得歉收七成吧!豫章郡的粮食,至少有几十万石的缺口,所以虎头提出的外出购粮计划,的确是势在必行。你们准备准备吧,这几天就开始出航,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

甘纯点点头,叹气道,“只是咱们没什么商品出售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