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_0326调兵遣将(2/3)

便是针对殷仲堪下令武陵太守罗企生领兵攻打天门,而做出的快速反应。

除此之外,范二刚收到的雍州刺史的任命书,也是此次会议需要着重讨论的要点。

朝廷的这一次任命,可以是第一次对范二的任命,在此之前范二没有担任过任何朝廷的职务;以区区一个乡侯,却可以从雍州刺史的职务开始宦海之路,有此殊荣的大概也只有范二一个了吧?

范二早已不是三年前的范二了,他就对朝廷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而他去年入主寻阳城后也已自命为大将军。

所以他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立场,接受朝廷的任命。

更何况,怎么看朝廷的任命都不安好心。

如果范二到雍州就职,他不但需要第一时间对正在被攻打的南阳负责,而且会受到来自荆州方面的殷仲堪军的夹击,而这并不是最致命的。

要是范二到雍州就职,他的江州兵势必会分走一部分,更由于江州和雍州距离遥远而不能兼顾。

若是朝廷此时出动大军讨伐江州,范二能做的怕也只是坐以待毙了!

对于朝廷的任命,范二不仅不能接受,而且要加强对京城方面的防守。

毕竟现在离秋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只要京城能够收到今年的新米,他们随时都会出兵攻打江州的!

不过,此时若是对朝廷的任命视而不见,似乎也不行。

因为现在的雍州刺史袁崧,肯定是会接受朝廷的任命回京的,如果范二无法填补这个空缺,雍州不就无人防守了吗?

其结果就是,雍州可能会被后秦军占领,或者被殷中堪派兵占领。

无论是哪一个结果,都不是范二希望见到的。

此时此刻,范二所能做的只有两个办法,——或是劝告袁崧继续留下来,或是派人去接收袁崧的步卒,代替他继续坚守襄阳!

尽管袁崧对范二的志向一直很看好,但他现在显然没有做好跟范二一起造反的准备,即便范二是他的女婿。

袁崧被朝廷召回去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更符合将名声,看得比生命更重的士大夫的想法,范二自然不会强袁崧的伟大思想。

这么一来,范二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派人前往雍州了。

众人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后竟然都将目光转向了,最早出任范二参军的顾恺之同志。

顾恺之或许也算是最老牌的参军了,他担任过桓温的参军,同样也担任过殷仲堪的参军,最后终于被范二拉上了贼船,又成了他的参军。

众人选择殷参军前往雍州,自然是因为他的声望足以出任雍州刺史这个职务,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和殷仲堪有旧。

殷仲堪看在共事多年的份上,也不会为难顾参军吧?

听着众人的意见,范二是有点哭笑不得的,因为镇守襄阳不仅是要防止殷仲堪来抢地盘,更要防患北来的后秦军啊。

顾恺之或许可以用名望来打消殷仲堪的攻击,可他的名望对后秦军有用吗?

后秦军江陵姚崇或许会因顾恺之的名望而不杀他,可也不一定不俘虏,不一定不无视他而直接抢夺襄阳不是?

范二最着意的人选原本是刘穆之的,可一来是后者需要镇守寻阳,二来是顾恺之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作为领导的范二没有理由打击他的积极性啊。

范二有些郁闷地揉了揉太阳穴,终于还是对顾恺之点了点头,“那镇守雍州的任务就交给顾参军了,你到达襄阳以后就将袁中书的部曲和士卒都接收过来,反正他入朝也没法带那么多人......”

袁崧由此已经是袁中书了,实际上他的官职也变动得比较大,仅仅在一年的时间便从吴国内史升迁为吴郡太守,又从吴郡太守升迁为雍州刺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