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_0382第一次北伐(2/3)

的两倍之多,他每每将马刍丢下在地上,仰天长叹,“大丈夫应该开挽三石弓箭杀敌,怎么能仅当一个马兵呢?”

刘裕路过时,刚好听到蒯恩的感叹,于是立即提拔他为正式的战士,并送给他武器铠甲;蒯恩就此追随刘裕,常常率先攻击敌人,杀人无数。

蒯恩既熟悉战阵又胆量才能过人,且忠诚恭谨从不犯错,很得刘裕的喜爱。

檀氏兄弟则都是刘裕的京口老乡,三人中又以檀道济的能力最佳。

许多人以为“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所做,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最早提出“三十六计”的人,其实是檀道济。

甘纯在淮阴接收了刘裕所领的两万北府军后,随之就地整合,又将部分老弱病残送回了京口,而后开始对剩下的队伍进行换装、换武器。

此时北府军的总人数大概在五万左右,尽管与南燕国的大战在即,范二还是打算将其精简为三万人,其余人则转为辅兵。

就在甘纯在淮阴大刀阔斧地削减北府军时,范二终于还是退出了京城,并带领万余黎民军在当涂驻扎了下来。

当扶余清慧的箭伤完全复原后,她与范二进行了完婚。

范二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督促刘穆之、扶余清慧等人为攻打南燕而做的后勤工作了,再远一点的想法,显然是救援宁州。<>

隆安四年七月初七,范二正式像当今天子司马德宗上书,请求出兵讨伐南燕。

此议一出,朝中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起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从当初对范二的惊恐中恢复了几分,所以对他的这个提议给予了否决。

反对范二的官员,自然是担心战争的结果。

范二入主京城之后,非但没有做出招兵买马的举动,反而裁掉了一万北府军和两万禁军!

东晋国现在能够调用的兵力,也就三万北府军、两万黎民军以及几千豫州军,总人数甚至连六万人都不到,就算是加上三四万辅兵,也就能凑出十万人来。

凭借十万人就悍然对有着三百万人口的南燕国发动战争,能够胜利吗?

况且南燕国是后秦的弟,真要打南燕的话,至少也要联合北魏吧?可北魏现在正和柔然作战!

如果打不赢南燕,会不会被反噬?

而且发动十万人的部队,需要耗费多少粮食?刚刚才缓过气来的三吴地带,今年又能交上多少税收呢?

从历史经验看,东晋之前两次最有望成功的北伐,都是栽在慕容家手里的;这两次北伐分别是,由桓温被慕容垂、慕容德兄弟击败的枋头之战,以及刘牢之被慕容垂击败的五桥泽之战。

范二虽然至今未尝一败,可当年的桓温、刘牢之又岂是无能之辈?

这些人对于燕国作战有着天生的恐惧,他们担心慕容氏再一次大败范二的不败神话,担心南燕人会搞防守反击,一气打到江左来。

另一些反对范二北伐的人,则是因为他们对范二的能力太有信心,他们担心范二北伐成功之后就会回来篡权,而后开始改革三吴地带,王谢等大族显然属于这一类人。

其中当然也有支持者,比如袁崧、刘穆之等黎民军一脉的官员,他们都无条件地站出来支持范二的举措。

事实上,范二要打南燕的想法早在几个月之前便与他们通过气了。

就算他们当时还有各种想法,极个别的反对意见也难免不会被范二使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给“集中”了。

此外,有些与范二并未又什么交集的官员也都为范二的提议点了赞,声望最隆的几个包括五兵尚书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和参军臧熹三人。

——这样的情形,与苻坚南征东晋何异?

尽管此时的反对意见数不胜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