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_0398后秦国的储位之争(2/3)

护航的大军,却在此时被刘勃勃一举击败,最终两万将士全军覆没。

姚兴得到这个坏消息之后,也只能同意秃发傉檀的求和,姚弼因此得以带领残兵败将平安撤回长安。

败阵回来的姚弼,虽仍受姚兴的宠爱,但职务却由中军将军变成了雍州刺史。

安定是后秦最重要的边防重镇,后秦政府在此部下重兵,且安置了大量的羌人熟户,紧急状态下可动员十万将士。

从中央被调到地方,很容易让人产生被边缘化的错觉,但姚弼现在仍然重兵在握,可以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他如果能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干出业绩,显然还有被提升为太子的可能。

就算是当不了太子,手握重兵不也是未来与兄长夺权的最大凭借吗?明成祖朱棣,就是凭借着强藩的地位夺取到皇位的。

当然,姚弼想要像后世的朱棣一样慢慢发展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安边北边的地盘,属于让后秦的所有将领都头皮发麻的刘勃勃。

姚弼尚未与刘勃勃交战,但他曾败在秃发侲檀手上,而秃发侲檀又是刘勃勃的手下败将!

这么算下来,姚弼对雍州刺史的职务也就变得心惊肉跳了。

好在姚弼的心腹姜纪,并未因征伐南凉的事心有芥蒂,仍积极替他出谋划策。

按姜纪的介意,姚弼对姚兴身边那些得上话且可以收买的人,开始发射了各种糖衣炮弹;这些人得到了好处之后,便在姚兴身边不时替他好话,他的种种美德,他现在所得的待遇不公。

在支持姚弼的人中,最重要的是姚兴的叔父东平公姚绍。

他也认为姚兴的儿子中就数姚弼最好,所以常常替姚弼好话,并请求将其调回中央。

姚兴原本就最喜姚弼,如今又接连不断听到左右的意见,遂又想起他的许多优点来;不久之后,姚兴便下令调姚弼入京,将其升任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同时集军政要职于一身,算是重新进入了后秦政坛的权利中心。

姚弼趁机将自己的关系网扩大,倾心结交朝野名人,搏取礼贤下士的声誉。

地位稍稍巩固之后,姚弼开始提拨同党,推荐亲信尹冲为给事黄门侍郎,唐盛为治书侍御史,尽掌朝中机要。又设计污陷太子的亲信姚宗等诽谤朝政,将他们一一赐死。

从此斥候,后秦朝堂上的各级官员都对姚弼忘而生畏,不敢再得罪他,太子姚泓的地位则已摇摇欲坠。

姚弼的受宠,引来了他的兄弟们的醒悟、警惕以及嫉妒。

姚兴扶持姚弼的举动,让他们看到了自己也有上位的可能,而他们能够上位的希望,就建立在姚弼成功坐上太子之位前!

必须阻止姚弼上位!

因为等到父皇百年之后,从软弱的大哥手中夺位,远远要比从姚弼手中夺取要容易得多!

于是,由姚裕、姚懿、姚洸等人组成的反姚弼联盟,也就渐渐形成了。

斗争是按先礼后兵的顺序进行的,属于反姚弼联盟的右仆射梁喜、侍中任谦、京兆尹尹昭等上奏姚兴,请求削减姚弼的权势,明确姚泓的太子位。而姚弼的心腹大司农窦温、左长史王弼则秘密上书,请求姚兴改立姚弼为太子。

面对儿子们的针锋相对,健康状况已出现问题,却又犹豫不决的姚兴感觉不胜其烦,最终只是避重就轻地选择了无视。

隆安六年五月,姚兴抱病出征贰城一带的叛军,得胜后却病倒了。

姚弼很着急,现在父皇还未正式立自己当太子,如果他就此驾崩的话,皇位最终会按正常程序落到大哥姚泓的手上!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姚弼秘密聚集数千死士,准备在姚兴死亡时发动政变。

可几千人的调动,哪是这么容易保密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