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_0440疑兵之计(2/3)

的重骑,可惜那支骑兵如今在檀道济手中,而他正在河东与北魏军对峙。

傅弘之是没什么可能再率领那支骑兵了,因为他上次就带领过他们后撤......

傅弘之最初的崛起,要追溯到范二出道那年,当时他和庾仄在襄阳起兵,一起将桓玄的大将冯该驱逐出襄阳,他也因此被殷仲堪看中,聘为参军。

之后,傅弘之跟随殷仲堪的侄子殷道护率领五千大军攻打天门郡,结果却在石门城外遭到了甘纯和甘绦兄弟的伏击,就此被擒。

范二因为傅韶是袁崧参军的缘故,轻易赦免了他,随后将其委以重任,让他到长安和姚兴谈判,准备让后秦和范二建立的政权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计划最终没有赶上变化,范二的政权很快就入住健康了,本来谈得好好的结盟,就此被姚兴撕毁,那也是傅弘之投降范二之后第一次失败。

实在的,如果当时姚兴真的与范二结盟的话,秦晋两国的关系一定不是现在这样的。

至于是哪样,谁知道呢?

毕竟历史没有假设!

而傅弘之,虽经历了又一次失败,但范二并没有看不起他,而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并委以参军之职。

在范二身边呆过的人,基本上都已混出头了,比如甘纯、蔡葵、刘穆之、王镇恶、冉贱、沈林子沈田子兄弟、檀道济、朱龄石等等,虽还不是一方大员?

傅弘之一直无法成长起来,大概也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吧?

王镇恶一直遵循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很少将手下将士的性命放在心上,傅弘之则恰恰相反,他身上更多书生意气,而这也是他两次在战场上退避的原因。<>

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是打不了硬仗的。

已经年过而立的傅弘之,此时尚未明白这样的道理。

范二得知前线的消息之后,自是震怒非常,心中对傅弘之充满失望的同时,又急忙将他召回了长安。

沈林子却自悔没有完成范二交给自己的人物,这一次竟然主动将战败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是因为自己贪功指挥,才酿此大错。

由此也可看出,傅弘之的人格魅力还是不错的。

范二虽在傅弘之、沈林子身边安插了侦察兵,虽然也早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可用见不得光的手段得到的真相却又如何得出去?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将沈林子重责,再次将其降为了自己的亲兵头领,却由丁晖顶替了他的职务。

傅弘之对沈林子心怀愧疚,又因为大败之故,只得号称得了重病,终日不敢见人。

范二则是除了在他回来述职时重责他几句之外,并没有把这事的影响扩大化。

傅弘之这些天虽躲在府中养病,到底还是从父亲傅韶处得知沮渠蒙逊大胜晋军后关中震动、谣言四起的消息,随后范二又派出了蔡芝和丁晖等人出马对抗他。

晋军利用沮渠蒙逊疲惫之机,连续胜了两场,后者只得暂时按兵不动。

近半个月中,两军再次陷入了僵持阶段。

傅弘之正在院子中郁闷地逗鱼儿玩时,却听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他回头看时,正见父亲傅韶欣喜地进了门,开门见山道,“仲度,你收拾收拾,马上去见主公。”

看着父亲的脸上面有喜色,傅弘之再想想最近这段时间的郁闷,站起身,猜测道,“主公可算是想起我了,父亲这是为孩儿高兴吗?”

傅韶笑着解释道,“前些天北魏国主终于坐不住了,与檀道济在河东打了一场,结果让檀道济一举俘虏了两万魏军,战马近万匹,北方的局势差不多该能平定下来了......”

“是吗?”傅弘之点点头,他对檀道济的能力还是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