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红二方面军(三)贺龙小传③(2/5)

八军为中路,出岳阳,取武汉;第九军、第十军为左翼出澧州,取宜昌、沙市,掩护中路左侧,牵制鄂敌;第二军、第三军为右翼,集结于攸县,监视江西敌军,掩护中路右侧。北军方面,吴佩孚在鄂西宜昌、荆州、沙市集结了卢金山、王都庆、于学忠个师及川军杨森等部共8万余人,准备从北伐军左侧插入,断其归路,再与武汉守军及由河南调来的p几个师前后夹击,歼灭北伐军于两湖战常在这种情况下,远在贵州和湘西的p左翼北伐军主力,如再不行动,将无法对中路起到掩护作用。事关北伐大业的p成败,已改任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的p贺龙当机立断,和第九军第二师师长杨其昌一起代表实际不在常德的p军长彭汉章于8月10日联名发出讨吴通电,企图造成既成事实,促使彭部主力北进。8月12日,北伐军总司令部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主力直捣武汉。8月14日,北伐军总司令部下达了总攻击令。在此之前,贺龙率部已将吴佩孚所属北军一部和贺耀祖师的p1个团又1个营击溃,占领了临澧。到8月19日,北伐军发起总攻时,左翼第九、第十两个军主力仍在湘西,而袁祖铭还在贵州。在前线的p左翼军只有贺龙率领的p第九军第一师和杨其昌率领的p第九军第二师。面对8万敌军,实难对担任主攻的p中路军起到有效的p掩护作用。贺龙忧愤交加,除命令所部坚决向北军继续攻击外,又联合杨其昌直接致电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要求由前来督师的p党代表吕超暂代左翼总指挥职务,以便统一指挥左翼各军迅速进攻。8月20日,蒋介石采纳了贺龙、杨其昌的p建议,令吕超代左翼总指挥。由于贺龙顾全大局,努力斡旋,并以本师为表率,终于使左翼的p状况有了改观。8月2日,贺龙率师攻占慈利。守敌逃往澧州与北军王都庆师一起阻击贺龙的p部队。贺龙挥师猛追,进逼澧州。8月29日,王都庆师退入湖北。澧州一带只剩下依附北军的p贺耀祖师。贺耀祖眼见贺龙攻势猛烈,自己的p靠山北逃,就向北伐军总部投诚请编,又派参谋长毛炳来到贺龙的p指挥部求和免战。贺龙提出贺耀祖必须反戈攻敌,才能免战。贺耀祖被迫倒戈,接受改编,北伐军总司令部委任他为独立第二师师长。贺龙率部收复了津市、澧州。贺龙进入津澧,促进了这一地区革命形势的p发展。9月11日,澧州妇女联合会诞生。12日,县农民协会、县总工会和****澧县党部、共青团特别支部、国民党县党部相继成立。贺龙指示所部支持农民运动,发动群众,支援前线,使军事行动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夺取北伐战争的p胜利。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派出以**员周逸群为队长、由**员为骨干的p宣传队,来到第九军第一师,受到了贺龙和官兵们的p热烈欢迎。贺龙和周逸群早已互相闻名。贺龙驻扎铜仁时就住在周逸群家里,并且收到过周逸群从广州寄来的p革命刊物。这次相会一见如故,相处十分融洽。(周逸群(1896年6月25日-191年5月20日),字立风,中国贵州铜仁人。191年入贵阳南明学校中学部读书,1919年前往日本留学。1924年初回国,与恽代英等人在上海以章宣扬革命,10月投笔从戎,入黄埔军校第二期,11月加入中国**,参与创办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1926年8月底,中路北伐军在贺胜桥等处连战皆捷,逼近武汉。而左翼北伐军第九、第十两军大部仍在沉陵一带,行动迟缓。吕超虽然代总指挥,并没有多少实权,很难使自成体系的p黔军袁祖铭部听从调遣。鉴于要进攻荆州、沙市以策应主力占领武汉的p战略需要,贺龙联系杨其昌、贺耀祖两师长向吕超建议:“非急攻荆沙,无以释西顾之忧。”经吕超同意,他们动员已抵津市、澧州的p各支武装继续北进,攻击长江上游的p吴佩孚军。在贺龙的p敦促下,吕超在澧州召集二贺一杨三师长会议,决定出师荆沙。他们议定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