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方面军(十六)第四次反围剿(2/9)
的p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积极配合红三军作战,有力地发挥了侦察、牵制、扰乱、迷惑敌人的p作用,加上广大群众的p坚壁清野,给敌军造成了很大的p困难和威胁。敌第十三师师长万耀煌在给何成浚的p报告中承认:“军队经过时,几至人烟绝迹,问留少数妇弱,凡有询问均盲无所知。军队过去,赤卫队复出而滋扰,避难良民(按:指外逃地主、豪绅等)纵欲回乡组织铲共团体又恐军队他调无所保障,亦多畏缩不前。”面对这种情况,敌军以一部继续进攻,于二十四日占领潜江。主力则一面追寻红军,一面在团防和土豪、劣绅的p配合下,分区“清乡”——挨家挨户清查户口,搜捕、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诱骗胁迫党、团员秘密自首,建立保甲,组织“铲共义勇队”、“民团”、“保安团”,以期建立反革命的p血腥统治。到七月底,留在襄北的p红三军部队鉴于敌人兵力强大、密集且注重构筑工事掩护,很难寻得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的p机会,决定转到襄南打击川军。他们由马良附近渡河,突破了敌第十三师一部和均州南漳保康“剿匪”司令张连三部的p阻扰,进到了荆门东南地区。三十一日,在军委警卫师配合下,在曾家集、范家集、沈家集、半边街一带与川军郭勋部接触,激战到八月三日,因敌援军赶到,未能达到歼灭敌人的p目的p,遂撤退到熊口、莲花寺之线,与在该地的p红三军其余部队会合。红军撤退时,川军跟踪追击进占浩子口、周家矶一带,控制了西荆河,切断了洪湖中心区与荆南苏区的p联系,形势极为不利。军委警卫师是新沟嘴战斗后,七月间由鄂西北独立团和军委警卫团编成的p,下属两个团,共五个营兵力。该师曾在马良、沙洋附近活动,后转至周家矾、熊口一带继续对川军作战。红三军向南转移后,在襄北活动的p红军只剩下了天汉、天潜、京山、钟祥等县的p几支游击队,国民党军基本上控制了钟祥、京山、皂市、天门、沙洋之间地区,并且在襄南占领了一个新的p进攻出发点。在鄂军大学进攻期间,川军除配合襄北敌军行动外,还纠合当地团防对处于其后方地区的p荆门、当阳、松滋、枝江、宜都、公安等县进行了残酷的p“清乡”,当阳、荆当、公安、松枝、枝宜等县的p革命斗争,除荆门北山地区外,均于七月份先后失败,**员和革命群众牺牲达五六百人。八月以后,在宜昌特委领导下,各地才遂步恢复工作,建立秘密组织。敌进犯洪湖根据地中心区,反“围剿”失败。由于红军没有打破敌人对襄北的p围攻,敌人的p重兵从北面和西面逼近了洪湖苏区中心区域。红三军在辗转作战中伤亡很大,又在“肃反”中损失了许多有经验的p干部,实力大为减弱。洪湖苏区内部粮食十分缺乏,不利大军作战。这些都给湘鄂西的p军事斗争造成了严重的p困难。但即使如此,局势也还没有到不可挽救的p地步,只要坚决抛弃“左,倾的p军事路线,停止错误的p肃反,也还能把洪湖根据地的p基本革命力量保存下来。可是,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p坚决执行者此时在战略指导上,又由冒险进攻走上了单纯防御的p道路,号召“不让敌人蹂躏一寸土地”,命令红军构筑碉堡准备固守,并打击怀疑这种作法的p高级指挥员,要求地方党委带领地方武装在强敌进攻时固守市镇,处罚没有执行这种错误指示的p地方党委。国民党军在攻占襄北、荆南和潜江后,便积极准备大学进犯洪湖根据地中心地区,发动“第二期进剿”。八月十日,徐源泉将“进剿”军区分为左翼军和右翼军。左翼军包括由第三十四师、第四十八师、独立三十八旅、第十军特务团编成的p第三纵队和由第四十一师、独立三十七旅、新三旅主力编成的p第四纵队,由徐亲自指挥。右翼军为由川军组织的p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由王陵基指挥。第十三、第四十四两师在襄北“清乡”,并作为总预备队。此外,所有驻襄南的p敌军及在华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