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六九章 蔡京罢相(1/2)

蔡京七十有五,原本就是退居二线,今日若非事关辽国归顺,才不会半夜起来赶早朝。今日一上朝就嗅出味道不对,看来官家非燕云不取啊,估计又是童贯、梁师成、王黼等人鼓吹的结果。此等,也不看看禁军实情如何,就敢瞎着眼睛全面开战?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种师道、辛宗兴,两路主帅,都被打的丢盔弃甲,二十万将士,伏尸百余里,他们居然都装作视而不见?!还有刘延庆,仗着自己十万雄兵,肆无忌惮,目无法纪,所过之处,民怨沸腾。如此兵士,能阻挡辽国铁骑?能纵横千里,复燕平辽?如果自己眼睛没瞎,绝对不可能!看今天架势,道君皇帝是不希望自己干扰北伐大业,怕是辽国来使也是有人指使找上门来,如此处心积虑,可悲可叹。算了,就看他们表演好了,不弄得头破血流,是不会醒悟的。王黼见蔡京已有退意,便趁势追击,“蔡相所言差矣,萧干十万大军北移,金国北线牵制辽国重兵,正是我军夺取燕云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唉蔡京内心一声长叹,当即向赵佶躬身施礼“圣明不过官家,国事之重如雷霆万钧,老臣年岁已高,心力交瘁不堪,恐误国事,望官家另选贤能,并体恤老臣致仕休养!”赵佶忙做样子,“王卿,蔡相公忠体国,不可攀扯过甚。”转头又宽慰蔡京“蔡卿,国是有相争,实属平常,如今北伐在即,钱粮乃首要事务,万不可推辞”就这样,赵佶和蔡京上演了一出三辞三留的君臣苦情戏,最终赵佶还是放手。接受蔡京的离职请求,却不准致仕,而是在家休养,等于是停薪留职。这就是赵佶的平衡之术。蔡京一旦离职,朝堂之上立马就变成鲨鱼群,而围攻的对象就是蔡京空出来户部的位置。户部就是大宋的钱袋子,无论哪一派在户部掌权,对自身的力量就增加一份,更能扼住对手的咽喉。尽管各方各派都推举重量级人选,夸赞、诋毁、争吵、怒斥一时间满殿乱飞。不过赵佶也没有那么好胡弄,最后仅仅一句“留中待察”就结束了争吵。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江南方腊造反所带来经济商业凋敝的恶果,今年税收差了一大截,而且童贯搜刮了六千万贯平辽复燕费,已经打水漂了。如果再增加税收摊派,恐怕就要面对张腊、李腊造反,然后商量来商量去,谁也没有好的建议。韩望在那么一瞬间想起,这个蔡京难道是借坡下驴,避开这一个大泥潭。越想越有可能,这个老妖怪走一步看三步,必须提防着,不然被卖了还要数钞票。然后各部各门都提出一些人事变动,尤其群牧司提出牟驼岗已屯军马一万匹,希望再扩大一万匹,确保大宋能有一万铁骑应对女真日后南下。这一引起韩望的关注,牟驼岗天驷监是唯一一个赵佶亲自安排的超前计划,不过历史上被金军第一次南下就掠夺一空,一万铁骑成为泡影。不过既然自己来了,应该可以想办法避免最恶劣的情况出现。所以留心了一下,群牧司右监闵良奕,无论如何要分一杯羹,必须想办法打好关系。随后又是兵部、吏部、工部、礼部为了钱吵得沸反盈天。赵佶就是鸵鸟,扔下一句“待三省户部决后再议”草草了事。然后,也没什么需要奏报赵佶裁决的重要的事情,值班太监唱喏“诸臣工,有本奏来,无事退朝”。大家都分列两边站好,恭恭敬敬回应“臣等退下,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岁!”韩望随着众人退出,心想总算熬过了早朝。这一大早的奔过来,就是把蔡京搞下台,其他的一件也没落实,浪费时间啊!刚打了个呵欠,听见后面值班太监喊“宣武节郎韩望,御花园奉驾!”啊!怎么皇帝老子把我留下来?周边的大官员也是奇怪的看着他,这个韩望不简单啊,王黼特意提到他,蔡京也是礼敬有加,居然官家还要单独奏对?大多数官员都见不得皇帝**信同僚,恨不得自己二十四时随身侍候官家才好。所以眼神中不仅充满疑问,还有一种愤愤的神色,大有质问“你何德何能的味道”韩望可不傻,这时候官家最大,一句一万句,马上回应“微臣惶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