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九一章 清流很强大(1/2)

耿南仲,宇文虚中、陈过庭、王御史、刘御史、陈东六人聚会于樊楼,东宫、御史台、太学,三大势力汇聚一堂,以太子为尊,耿南仲得意洋洋。?〔 ?“诸位,我等清流一脉,已经沉寂太久,而今当为民请命,清除奸佞小人,恢复朝堂惶惶正气!”这一顶大帽子下来,几人都齐声应合。陈东为人忠肝义胆,刚直不阿,是太学生代表,也是新生代基层官员的意见领袖。代表着大宋最有梦想和激情的一个阶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国家强大,帝王贤明,官员清廉,百姓富足。所以,耿南仲一开口,他就接上了,“耿师,驱逐奸佞,我辈义不容辞!”陈过庭此前弹劾王黼、蔡京、朱勔,现在传言王黼已经开始反击,向皇帝提出贬斥的意向,因此较为慎重“劳烦太傅相告,到底是如何的缘由?”宇文虚黄中,赵佶(貌似这个家伙特别喜欢改人家名字)亲改其名为虚中,字叔通。目前官至资政殿大学士,是清流一派的席智囊。见众人纷纷开口,就不再多言,听耿南仲下面如何说。耿南仲一拍桌子,“还不是真定边军的那一位,靠着蒙蔽官家获得**幸,又被有心人介绍到皇子身旁,劳民伤财事小,皇室蒙羞事大,岂能容他任意胡为?”陈东还是第一个跳出来,“这还了得?如此奸佞,上欺君王,下害黎民。我等太学即日联名上书,不仅将他罢官夺职,更要将其党羽绳之以法。”宇文虚中对耿南仲了若指掌,口称的这一位皇子只怕就是郓王了。凡是赵楷支持的,东宫一律反对;饭食赵楷反对的,东宫一律支持。这几年混战不休,总的来说,还是赵楷的赢面大。王刘两位御史也趁机鼓噪,“我身为御史,风闻奏事,更是义不容辞,明日早朝就将其上奏官家,务必使其不能如愿”“耿师您就看好吧,我等虽手无寸铁,要除掉一个小小的边军,亦不过是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咳!”陈过庭有话要说“太傅,此事牵涉到皇子,大家还是慎重为好,但不知道是哪位皇子?因何被鼓惑?”耿南仲见他左问右问,明显是不放心自己,有些气恼,看也不看他,对着陈东和刘王御史说“还能有谁?就是郓王殿下,门人艳羡钱财,已经邀请其参加夏荷凉会,这会给殿下招来大祸的!”耿南仲话虽如此说,但心里却说“王、刘二位,底都交给了,剩下就看你们的了”果然王御史张口便说“身为殿下,居然勾结边军将领,用心不正,觊觎财物,其德有亏,不能再看着殿下为人陷害,这一块交给我来弹劾郓王门人,不如此,不足以震慑宵小之辈”刘御史摸摸怀里热的十贯交子,也是大为赞同“真定方面交给我来弹劾,定要将这等贪赃枉法的奸佞小人尽数革职查办”一个弹劾奏本就是十贯,毕竟是太子,好大的手笔啊!要是每个月来个三四次就美了。宇文虚中此时不由得心生警惕,便问道“耿师,说的可是昨日为官家单独奏对的连胜军将主,韩望?”耿南仲对于宇文虚中的本市还是钦佩的,便说“还不就是他,居然鼓惑到郓王哪里去了,也不知道避讳”“此事只怕要从长计议”宇文虚中开始分析“韩望在真定是有功绩的,此次奏对详情如何?官家如何看法?今日参加郓王聚会,可有消息出来?料敌不明是大忌!”王御史摇头晃脑的说“御史台,风闻奏事,有何不可,若是真的偏差委屈了他,顶多告个罪便是”刘御史也说“叔通兄,看来你对这位韩望颇为熟悉啊?”“昨日上殿,远远见过一面,下朝没等寒暄,就被官家留下奏对了”宇文虚中摇摇头,“昨日奏对之后,他去了哪里?今日做了些什么?我们一概不知,不如稍稍打探一二”耿南仲慷慨道“叔通,此言差矣,我辈为了大义不惜己身,何况韩望耳。弹劾宜早不宜迟,清流一脉顺民心,得民意,强盛就在今朝,万不可落后他人!此事就此而决。”由于其为太子信任,大权在握,故而颐指气使,说一不二。王刘二人各有十贯到手,自然连声应承,陈东一心打击贪腐和不平,自然鼎力支持;至于宇文虚中和陈过庭不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