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二四章 佛光普照五(1/2)

以宇文虚中的眼力,康王赵构假扮富家黄公子是不合格的,但是九皇子的出现让他无比惊讶。百度搜索:1康王自幼好学,忠孝两全,御下友善,颇得宫人赞誉。因其母妃韦氏并不得**,故而赵构也很难得赵佶的欢心。不过,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逆境中成长的赵构,深受韦氏熏陶,苦心专研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赵佶垂青。每年节日,其它皇子都可以给赵佶敬酒和得到赏赐,因韦氏的身份和家族地位与其他嫔妃相差甚远,故而赵构只能远远的见上赵佶一面。这反而更刺激了赵构发奋读书的动力,八岁开始苦读,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如今,八年过去,赵构竟然也练得一手好字画,诗词歌赋也都有所成,皇天不负苦心人。今年满十六岁,成人之后搬出内宫,入住康王府,就连康王府也是按照最低标准配给的(而是老宅子翻建修缮)。韦氏气愤不过,前去宗室司质问,为何如此薄待九皇子。不料,宗室司根本不拿她当回事,直言“朝廷财政凋敝,宗室司亦无余财,没柰何耳”韦氏倒被噎了个大跟头,没钱?艮岳数千万贯都填不满,新建一座低配的康王府也就大几千贯。没想到,宗室司竟然拿老宅子修补一下就甩给赵构了,狗眼看人低啊!赵构却安慰韦氏,“母妃万勿气上身子,孩儿不介意,那康王府比起母妃的院子大了好多,还有后花园,赶明儿有空请母后驾临,指教孩儿园艺”韦氏心知已成定局,多无益,便对赵构“记住,你的才华不会被埋没,你的苦心终究有一天会被赏识。如今搬出宫去,孤身在外,娘虽不放心也无可奈何,‘谨慎微’四个字,你务必牢记心中。”“还有一桩,邢家是我费了好大气力托了皇后,才帮你下的亲事。邢家女仪容端庄,贤良淑德,不可造次。此番出宫,不要流连东京,免得为他人记恨。记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没有恒心,诸事不成。”完,母子二人挥泪而别!二月出宫,三月开府,四月筹备婚礼,五月便迎娶邢秉懿入主康王府。同时,将原先两名侧室,田春罗和姜醉媚立为侧妃。大婚之后,赵构非常满意,邢秉懿不仅秀外而且慧中。恩爱月余,便希望赵构能出游,消除其它皇子的疑忌之心。更为难得,邢秉懿对于王府上下的财政大权,人事大权驾轻就熟,理顺了府内诸多要务。同时对两位侧妃也是恩威并施,赢得满府的认同与夸赞。赵构得如此贤妻,后院可高枕无忧。于是接着邢焕的推介,与王时雍熟悉起来。王时雍资历和经验足够,欠缺的就是独当一面的机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运作,再加上九皇子赵构得影响力,终于从吏部拿到真定府的实缺。虽是在边地,但是不冒风险哪有回报?经此一事,王时雍对赵构也是感恩戴德,积极帮其策划,第一趟就是西北诸路。为何?面对赵构的问询,王时雍面色一冷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若殿下无心大位之争,请缚属下至南衙。”赵构雪藏多年的,终于有了一个倾泻口。是啊,自己的才华、抱负和意志,就是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闲王?不,我绝不甘心!我要风华绝代,我要君临天下,我要所有的臣民伏在我的脚下,我要百万大军纵横八荒,我要四海升平,我要万方来朝!好吧,我承认王时雍的有道理,但是去了之后该干什么?西北各路历来是穷兵黩武,民生和基建极差,每年鲸吞军费高达数百万贯,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王时雍号称官场鬼狐,对于西军之乱象早就谙熟于心,如何撬开西军各将门,胸有成竹。你不是乱吗?那我偏偏就来个浑水摸鱼。你不是尾大不掉吗?那我就要光明正大的拉大旗作虎皮。只要你们想要的,都可以许给你,只要你们助我成事,好处自然大大的。第一走的是真定,真定是连胜军根基所在,虽非西军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自成一军,不过两月,战力极其强悍,对金对辽屡立战功,攻城拔寨平常事。如今主帅韩望病休归养,但是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这是韩望以退为进的策略。如此见微知著,由其推至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