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05章 南北君臣4(3/4)

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关中由是益富饶。自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史记中更记载,在郑国渠完成六年之后,秦国出关东下,一一扫平关东诸国。征伐韩魏赵燕等国大军军粮大抵是出于郑国渠修成之后关中增收的粮食。而不再以巴蜀依靠都江堰所生产的粮食为主要军粮来源。

四万多顷土地,折合一百一十万亩,亩收一钟,也就是现在的100公斤。总量算下来,也就是每年一亿一千万公斤。这还是在原先的盐碱地荒地上增收的数字,那些原本的良田呢?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最先被秦军灭掉的,就是建议秦国修郑国渠的韩国。

“梁国公在袁州府搞这个矿务总局和秦王修郑国渠有什么关系?”多铎却一时跟不上二哥的思路。也难怪,存在决定意识,人的高度和角度决定了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两千年前,中国的古人就知道水利的重要性,以至于三公的司空就是管水利的。可两千年后,就是有人不知死活,把一切都交给所谓的市场,君不见自从开始这些操作后,水灾从百年直接上升到万年。而情急之下,能救他们的房子妹子票子的,还是在上甘岭上前仆后继的人民军队。可就是这支军队,恰恰是他们最想消灭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的代表也顶多就是在九江大堤上大骂几句王八蛋,然后该搞国企搞国企该搞下岗搞下岗。这几天的新闻里,淮河的王家坝又成了热门。不由得让不厚道的作者想起了那个被黑被有意遗忘了几十年的人,就是他不惜民力,大兴土木的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所以他活该被黑,你把事情都办得好好的,不发大水了,我们怎么依托市场来搞?怎么发财?怎么把人家的女儿变成我们的暖脚器?

“豫王爷,让下官来为你分说一番。”半晌沉思的洪承畴,接过了冯铨的话头,顺手从旁边的瓷罐里抓起一把小米,这也是用来在地图上铺陈颜色所用的。

“袁州府在江西,与赣南巡抚所辖之地毗邻。如今,赣南已经成了李某人的铁桶江山。”说到这儿,不由得洪承畴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幸好殿内光线将他的面部遮挡,没有人发现这个神情变化。

“都说武昌、汉阳是九省通衢,河南是中原四战之地。可若是看看这湘赣之地,便可以发现,这里对梁国公的重要,甚至超过了中原之地。”

“袁州府,南面可以与赣南相接,北面是长沙、岳阳、九江,东面是南昌。这一带,差不多已经被梁国公那个乘龙快婿施琅和李闯余孽全部占据,剩下的便是设立官府治理地方抚慰流民恢复农桑。”他嘴里说着,手上的小米如同一条金黄色的细线在这些地域上均匀分布。

“便如围棋一样,前期已经做了数个眼,再加上这个矿务总局,便可连成一片。”

在洪督师慢条斯理的福建官话当中,赣南、偏沅、江西等地渐渐的被小米覆盖,变成了一片金黄色。与整个用大米覆盖的两广、福建、南中连接成为一片。

“陛下,以臣当年与李守汉交往时对他、对南军行事风格的了解,这个安源矿务总局势必要在年内开始生产,然后逐步增加产量。上好的熟铁、钢打造甲胄兵器,等而下之的打造农具等日用之物。将这些新农具向周围的州府进行强制推广。”

“佛祖啊!”陈板大不由得低声惊呼,他在金州等处管过屯田等事,深知金属农具被推广之后,深耕翻地,精耕细作不再是什么难事,对于农田增产来说不亚于一颗少林大还丹打通任督二脉。

这些年来,他对南中方面对工农业和基础设施方面不惜工本的疯狂投入早已见怪不怪了,对于疯狂投入之后所带来的巨大产出更是司空见惯。如果在某件涉及道路桥梁水利或是是开矿造船建厂等事项上南中没有大笔投入,投入后没有获得巨大的收益,那才会让他感到惊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