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身价、出海(3/4)

尴尬。

“我要是打算把那枚琉球王印拿回去,又何必在后面的几条福船上运那么多的东西?!”

“如果我想灭掉琉球,又何必派人去和岛津家贸易,直接与岛津家开战便是,又何必给岛津家那么多的武器铠甲火药?让他装备上我们的刀枪,穿着我们的盔甲,来和我们作战?”

守汉的话,如同一桶冷水浇灭了军官们的熊熊战意。船队的后面,另有四艘大号福船,装载了南中出产的各式各色商品,大多数是金属制品和油类产品、纺织品。金属制品中单单一个刀的品种就有菜刀、剔骨刀、裁纸刀、剪刀,还有诸如熨斗、菜油、灯油、蜡烛等等日常必需品。

很明显,主公决定不是要在这里开疆拓土,灭掉琉球国。

“你们看,这是琉球,这里的地理位置如何?”

“距离浙江海岸只有数百里,如果风向掌握好的话,一夜可以从琉球抵达浙江海面,沿着杭州湾溯钱塘江而上,只需一日便可以抵达杭州城下!”

毛四海,曾经因为大米换甘蔗的原因,多次往返于琉球至河静的航线,对于琉球的情形熟悉的如同自己的家一样(事实上,这厮确实在琉球有一个家,而且还是一个所谓的有系的士族,担任海事总管的贵族女儿。)

眼下的琉球是由尚丰在位,不过因为岛津家在多年前派桦山久高率兵入侵,此人也只能算是一个傀儡王。

对于琉球和日本的关系,在后来的清史稿中曾经有这样的描写,“琉球国小而贫,逼近日本,惟恃清朝为声援。又贡舟许鬻贩各货,免征关税,举国恃以为生,其赀本多贷诸日本。国中行使皆日本宽永钱;所贩各货,运日本者十常**。其数数贡清朝,非惟恭顺,亦其国势然也。”

因为身为群岛,受地形的限制,国内可耕地面积小,琉球无法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只能通过海外贸易来获得财富。海外贸易的大宗货物是向中国出售日本的白银、漆器、刀剑、屏风和扇子。将中国出产的药材、瓷器、丝绸、铜钱转售到日本和朝鲜,并将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犀牛角、苏木、香料、锡、糖、象牙、**、龙涎香销售到中国、日本、朝鲜三国。

琉球国通过对中国的朝贡贸易,带到中国的货物有金银罐、金银粉匣、金缸酒海、泥金彩画围屏、泥金扇、泥银扇、画扇、蕉布、苎布、红花、胡椒、苏木、腰刀、火刀、枪、盔甲、马、鞍、丝、绵、螺盘,但是,这些货物中,大多数并非琉球本地出产,而是通过转口贸易交换而来,这一点,在清麻子十九年,小麻子给琉球的诏书中下令免去部分奢侈品只贡土特产之后。就可以看得出来。在以后的朝贡中,琉球的贡品便只有马及熟硫磺、海螺壳、红铜等物。

“除了往内地、往南方,往日本贸易之外,琉球还有一条和朝鲜的航线。在琉球国都城首里城有往朝鲜的商船。将从南方贸易得来的药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物。最近这几年还有白糖、棉布等物,北上到朝鲜贸易,据闻也是获利不少。但是因为同为大明藩属。彼此之间还是以联络宗藩情谊为主。”

“从国王以下,分为王族、国相、寨社三个层次。国相如汉制,执掌全国行政大权,由国王任命。管理全国各处岛屿的‘寨社’的长官和酋长外,还管辖国家机构中的官职,包括出使大明的‘朝贡使’、‘大夫官’、‘长史官’和充当翻译的‘译官’、负责海事的‘通事’、‘总管’,对内的‘紫巾官’、‘法司’、‘司贡’之类的官员。他的长史官和我们南中李大人担任的长史并不一样,李大人的长史和琉球的国相类似,都是执掌全面之人,而琉球的长史官是具体负责某一件事情的官员。”

听着毛四海将琉球的政治架构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不由得楚天雷端起一碗茶递到他的面前,“老毛,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