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九章 谣言如火,谎言如刀。(2/4)

氏。李生子玉哥,寇乱不知所在。氏于崇祯十四年生一子,曰金哥,啮臂为记,今在宁家庄。”

这位童氏被越其杰和刘良佐二人派人送入南京,与皇帝陛下团聚。

这桩新闻同不久前的大悲和尚这件事一样,迅成为南京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了。

这位妖僧大悲,是崇祯十七年十月自徽州来到南京。自称崇祯封其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被改封吴王。紧接着声称潞王人人服之,竟然要弘光皇帝让位。弘光皇帝、马士英与李守汉君臣自然不会相信一个野和尚的话,见他语无伦次,形迹可疑,严加审讯才弄清他的真实身份,后经过会审将大悲处斩。

但是,这桩事在马士英看来也不过是之前的拥潞王一派的无聊之举,因为这个妖僧大悲也只是口口声声称潞王贤德,别无它意。

但是,这个童氏妇人出现的背后就不那么简单了。朱由崧在洛阳被攻破之前是福王世子,本身的爵位是郡王,啥时候郡王能有东西二宫?立妃需要朝廷派专员行册封礼,比如黄氏就是于天启二年由朝廷派来的东林六君子之一魏大中册封。弘光既不可能有东西二宫,曹内监给他行册封礼也是绝不可能。你以为一个亲王家里的女眷就那么容易当吗?那些有名分的女人都是要上皇室宗谱的。你以为这是地主家里把通房大丫头收房那么简单吗?就算是白景琦睡了李香秀打算收房也得和族里老少爷们打个招呼,请大家伙吃顿饭完成该完成的仪式程序,否则,你就不能为这个家族所承认。

弘光皇帝没有儿子,玉哥金哥也是胡说八道,弘光继妃李氏也在洛阳城破时自尽,基本可以确认童妃确属假冒。

你越其杰好歹也是从二品大员,居然对一个漏洞百出的假冒妃子深信不疑,然后跟刘良佐一起安排人把童妃送到南京。你这是在逗我吗?堂堂从二品巡抚不会这么点常识都没有吧?大明会典没有看过的话,至少身边的幕僚有懂行的吧?你要说这里面没有鬼才是怪事!这就像现代的骗子,一个冒充自己是从中南海来的人或者是冒充高级干部子女的骗子估计可以忽悠下处以下干部和平头老百姓,但是忽悠得住省长跟********吗?除非是自己假装不知道,故意上当,再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本身就是一伙的。

可是,此时南京城里和朝廷上与童氏妇人一伙的大有人在,不住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一时间,弘光皇帝基本上就和陈世美一个级别的人物了。为了荣华富贵,抛下了患难期间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

也有一个升级版本是针对于大明会典制度这个巨大的漏洞的,说童氏虽然不是福王妃子,但是却是周王府中的宫人,洛阳城破时逃出,二人在尉氏县相遇,生有一子。

但是这种说法却也是越描越黑,与童氏自述相差过大,童氏自述为福王继妃,而非周府宫人。况且周王就藩于开封,福王就藩于洛阳,洛阳城破缘何有周府宫人逃出?而洛阳第一次城破弘光逃至附近孟县,第二次更是逃至河南的河北卫辉府,靠着李沛霖的接济度日,都离尉氏县相去甚远,可见童氏是周府宫人之说纯属杜撰。

但是,制造和传播这个新闻的东林君子们却是视如无睹,这种选择性失明的特长和几百年后的公知大v们一脉传承,都是我化的精髓。

不但是选择性失明,更是舞动手中生花妙笔,不住的摇唇鼓舌,为这新闻制造出无数的衍生产品出来。这里面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无耻下三烂的一位东林君子,便是著名的大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哲学家黄宗羲。没错,就是那位提出了著名的“黄宗羲定律”的人。

“或问井田可复,既得闻命矣。若夫定税则如何而后可?曰: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意思是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