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酉恩科(2/4)

方武装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长江上游的四川、湖广等地,张献忠的大西正在四川暴打明军残部和那些土寇、土司武装时,就迫不及待地要搞这次乙酉弘光恩科。为的就是向天下万民宣示,大明朝廷还是天下正朔,弘光皇帝是真命天子的!

在两名大太监毕恭毕敬满脸笑容的引领下,李守汉昂首挺胸的走进了弘光皇帝朱由崧的寝宫之中。今天的议事,是朱由崧召集他和马士英二人小范围的商议一下,所以,将议事安排在了寝宫的暖阁之中。

说是暖阁,但是朱由崧为了不那么气闷,命太监将窗棂上的玻璃窗打开几个,让略带着几分潮湿的清冷空气进来。

“朕的大将军,”朱由崧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贪财、好货、好酒、贪色的诸多恶名,但是,他却并不像东林诸君子笔下描述的那么不堪,那么傻。试问,一个傻子或者是政治智慧不足的人,怎么会想到争取到江北四镇的支持,进而从一个落魄宗室亲王而一跃成为大明朝的皇帝?他用这个不是很正式,但是十分亲热的称呼来同李守汉打着招呼:“这是首辅马先生拟定的几个恩科题目,爱卿不妨看看是否妥当。”

随着朱由崧的话语,在旁伺候的小太监用朱漆盘托上了几张信笺,上面几行工整的小楷,书写着乙酉恩科的题目。

“陛下取笑了。臣乃一介武夫,说起练兵打仗,筹饷种田还有几下心得。这经学制艺,如何晓得?到时说出话来荒腔走板,不是让陛下和马先生取笑?”李守汉嘴里打着哈哈,手上却丝毫不慢,取过那几页纸,开始读起上面的文字来。

这几份题目自然不会是高数物理化学,更不可能是应该累死。而是经义、策论两大部分。经义首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考得是举子们对四书五经的造诣,后来的策论,则是所谓的对天下大事的见解,考的是学子们的能力水平了。

策论的第一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第二题、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第三题、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这三道题目,虽然说李守汉对于策论的题目不是很在行,但是,从马士英闪烁的眼神,和朱由崧左顾右盼的神态,和不时的命小太监干这干那的状态,他都能感觉得到,这三道题目绝对是有些玄关在里面的。果然,细细的品味之下,他连蒙带猜的找到了些问题所在。

第一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这题目绝对是借古喻今,拿来指桑骂槐的影射现在。谁让眼下大明朝廷的军队,能够有一战之力的,堪称精锐的各部,不是在江北四镇麾下,就是打着左良玉那个兔爷的旗号,然后,就是他的本部南粤军了?

不过,第二题和第三题,却是另外一个角度了。

第二题、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这个题目则摆明了是为李守汉目前正在推行的新政或者说是打着恢复祖宗旧制度的改革做宣传。而第三题、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更是论起了大巴掌,把鲜血淋漓的历史事实丢在了那些主张借虏平寇的傻逼们面前,然后左右开弓的狠抽题目的脸。你们主张借虏平寇,好啊!当年的北宋、南宋,可都是走了这条路,结果呢?你们也想带着皇帝去崖山练跳水吗?

(对于东林诸君子们的跳水成绩,李守汉可是根本就没打算考虑。他们会跳水?一句水太冷就轻松弃赛了。)

从这几道题目上,李守汉可以揣测出,马士英在内阁当中与各位阁僚们的斗争也是十分的激烈,在做出了不知道如何艰难的往来折冲彼此妥协让步之后,才拿出了这篇题目。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