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六章 仁政大旗(3/4)

之下刘泽清竟然说出了北向投降清军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急忙过来劝阻。

“伍先生,我家爵帅今日心情烦闷,忧心国事军情,不觉便多饮了几杯酒,口不择言,还望先生海涵几分才是。”

“将军不必客气,爵帅豪情万丈,乃是性情中人,学生钦佩得紧。哪里还有怪罪二字?”

伍飞鸾与李化鲸两个,少不得要各自虚情假意的表演一番。其实,各自都已经将各自的态度、想要了解的东西,悄无声息的交了一个底。

“伍先生,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大明各处兵马,除了国公爵帅他老人家直属的南粤军之外,便是首辅马士英马大人所属的凤阳兵马,什么吃空额、喝兵血、克扣军饷、盗卖军械粮草的事,也都是大家见怪不怪了。国公若是只是打算借着点验兵马校阅各部实力的由头,敲打一下大伙儿,让大家赶快把兵马缺额补足,把以前的所作所为的收敛一些,这个,不光是咱老刘,我想,江北这几镇兵马,也都会乖乖的俯首听命。可是,若是国公他老人家打着借着这个理由,来行削藩、吞并之事,想要这个的话,嘿嘿!咱老刘虽然自忖战力不如南粤军。可是,麾下毕竟也有十几万人,都是鸡头鱼刺豆腐渣,国公若是一口吞下去,也不怕吃坏了肚子?!”

刘泽清气急败坏原形毕露的一番话,却丝毫没有在伍飞鸾这里引起任何他意料之中的反应。伍飞鸾仍旧是面色如常,只管从红泥炭炉上那陶壶之中往自己的紫砂壶里续了一铫子热水,然后,好整以暇的品着茶。

“伯爷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既然不是伯爷一家如此作为,那么,为何伯爷不串联一下江北各处将领们,大家同气连声,利害相同,百万人马齐声一呼,想来梁国公他老人家也是要重新审视一二的。别的不说,什么李成栋、金生桓这两个如今统领高杰所部兵马驻扎扬州的货,还有同伯爷您一道在山东杀出来的刘良佐,那个驻守滁州安庆一线的黄闯子黄得功,他虽然是个二货,但是,他的部下将领可未必愿意任凭别人摆布宰割!这样粗粗的算了算,便是有百万之众了!何况,如今梁国公北面要应敌清兵,西面要面对左良玉的几十万人,左良玉后头还有李闯的百万虎狼之师!他如何敢对江北之兵马下重手?”

伍飞鸾的话,无疑是给刘泽清、李化鲸等人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他们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本来嘛!吃空额喝兵血卖军粮这种事,又不是就我东平伯部下一家有,而是大明各镇各部当中司空见惯的事。可以说,从打卫所制度崩坏,变成了营兵制度之后,然后家丁又成了各部战斗力核心,和将领们邀功的王牌和逃命的盾牌。在这个过程中,将领克扣士卒粮饷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他们用脧削所得,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且向兵部官员、监视太监和纪功御史等人行贿,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这就决定了他们同士卒的矛盾必然激化,平时摩擦甚多,平日里都是动辄鼓噪、索饷、哗变,战时更不可能做到上下齐心。戴笠曾经指出,明朝边将“一万额兵,止有六千,以四千为交际、自给、养家丁之用。沿袭既久,惟仗家丁以护遁、冒功,而视彼六千为弃物。弃物多而家丁少,终不能以御敌。”将领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采取了自养家丁的办法。他们把克扣来的钱财拿出一部分,豢养一小批经过挑选的士兵,给予较好的生活待遇和马匹器械等装备。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家丁》条说:“今西北将帅所蓄家丁,其廪饩衣械过额兵十倍。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将领即便革职离任,家丁也依旧由他们带回原籍供养。

既然是大家都在这么干,那么,就大家一起来扛吧!

但是,虽然大家都清楚,咱们这么干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检查,保住能够合法的半合法的继续喝兵血的权益。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